《中國不可無岳飛》宗澤是他的貴人

文/史式(歷史學者)

 N9059 中國不可無岳飛-s.JPG

對於岳飛這個歷史人物的成長,最不容易讓人理解的問題是,他的大將風度是怎麼來的。岳飛多次從軍,但都是當兵和當小軍官,既沒有機會接觸高級將領,也得不到實際鍛煉的機會。一次,因為性格倔強,不聽調度,還違犯了都統制王彥的軍令,要受軍法處理。王彥愛才,不忍殺他,就把矛盾上交,交給東京留守宗澤處理。這次矛盾上交,實際上卻令岳飛因禍得福,讓年已七十的老將宗澤從此認識了這個相當於自己孫輩的年輕人。在詳談之後,他對岳飛大為賞識,此後就盡力培養他,使之成為自己的接班人。長話短說,岳飛的大將風度就是由宗澤培養出來的。在這裡,讀者請先看一首宗澤的詩:

 

早發

傘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

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

 

宗澤一生留下了不少文章,但就只留下了名為「早發」(早上行軍)的這一首詩。這短短二十八個字,活脫脫地描繪出這位老將的大將風度。你看,在傘蓋邊緣裝飾的絲帶嫋嫋下垂而輕輕擺動,傘蓋下面,白髮老將端坐鞍韉穩步前進。為什麼「馬踏沙」呢?因為沿著河邊沙地行軍,可以避免踐踏老百姓所種的莊稼。「水長山遠路多花」是寫行軍途中所見的山河壯麗與春光明媚。他眼前看到的是「眼中形勢」,心中想到的是針對形勢的對策,說明他一邊行軍,一邊考慮問題,充滿信心,胸有成竹。最後一句是「緩步徐行靜不嘩」,「緩步徐行」是指沉著、穩重,是指心理上的安詳、坦然。這樣的大將風範豈是那些輕佻浮躁的人所比得了的。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烈祠唯一祭祀的日本人--山田良政

文/呂理州

 

國民黨仇日情結很重,可是圓山忠烈祠卻有一尊唯一祭祀的日本人,他是山田良政(1868~1900),日本青森弘前人。山田良政於東京水產學校畢業後,進入北海道昆布(海帶)公司工作,不久被派往上海分公司工作。他在上海學會中國話,中日甲午戰爭時,他擔任日本陸軍的翻譯,戰後他接受海軍的命令,將因為百日維新失敗的康有為等人用軍艦護送到日本。1899年7月,山田良政在東京神田三畸町旅館與孫中山會晤,聽了孫中山一席話,山田良政深受感動,表示願意支持中國的革命事業。

1900年,近衛在南京創設東亞同文書院時,山田良政擔任教授,剛好那時發生義和團事件,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逃到西安。與山田良政交情不錯的唐才常認為這是起義的良機,便在武漢發動革命起義,可是失敗了,唐才常被殺。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另眼看歷史》綜觀東亞多角互動 獲201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YLD11另眼看歷史(上)-s-n.jpgYLD12另眼看歷史(下)-s-n.jpg                         

2011年台北國際書展將於2月9日至14日熱烈展開。11日公布「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共6位台灣原創作家獲得殊榮,非小說類包括遠流出版呂正理的《另眼看歷史-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互動歷史》。頒獎典禮將於書展開幕典禮舉行,預定由總統馬英九頒發10萬元獎金及獎盃給這6位年度書展大獎作者。

書展大獎分為「小說類」及「非小說類」,本次計有小說類96件、非小說類105件作品競爭角逐,最後評選各3本書。小說類得主為印刻出版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麥田出版李平永的《大河盡頭》、印刻出版李維菁的《我是許涼涼》;非小說類則由爾雅出版李煒所寫的《4444》、遠流出版呂正理的《另眼看歷史-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互動歷史》、遠景出版連美恩的14個月流浪故事《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獲獎。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驪歌聲起時,美齡返鄉日

文/漢娜.帕庫拉(Hannah Pakula)

 宋美齡圖-1.jpg

宋慶齡嫁給孫中山這齣大戲上演期間,美齡和子文仍在大學唸書,將近兩年後才回到中國。慶齡從廣州孫文的總部寫信給靄齡說:「想想,小美齡今年六月就要畢業,七月就要回國了……她是個討人喜歡的小姑娘,她的大學生活過得多麼愜意呀!」

火車才離開中央車站,美齡就迫不及待寫信給摯友艾瑪密爾斯,訴說她「完全崩潰了」。這一趟橫越加拿大之旅「死氣沈沈」,使她「神經緊張、頭疼」,她也不喜歡加拿大人:女性衣服不合時宜,人人看來「無知透了、見識狹窄」。在一處中停站,她看到一列車的苦力。美齡在信上對艾瑪說:「如果他們有人死了,家人可得到一百五十美元!這就是他們一條命的代價。如果我有任何影響力的話,我會設法不讓苦力出國,因為中國需要所有的自己人來開發礦產。」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為什麼要重讀中國歷史?

文/楊照(作家)

 

在開始講述中國歷史之前,我想先請讀者暫時先假裝從來沒有學過中國歷史,暫時假設中國歷史是一個徹底陌生的東西。

        我知道讀者從前在學校吸收過中國歷史的知識,為什麼不好好利用我們可能擁有的豐富底子,反而希望暫時忘記曾經學過的中國歷史?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過去學的中國歷史,背後有個我們今天必須認真予以檢討的假設──將中國歷史當作一個具備高度同質性的民族文化歷程。 

過去讀的中國歷史建基在「同質性的假設」上。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從前課本裡讀到的堯舜禹湯長什麼樣子?秦始皇、漢武帝長什麼樣子?一路回想下來,唐太宗長什麼樣子?到宋徽宗、明太祖朱元璋長什麼樣子?他們或許各有各的長相,然而這些皇帝身上的衣服、裝扮卻沒有什麼改變。我們應該要問:「真的如此嗎?」我們一直用「同質性的假設」去投射、想像、理解中國歷史,那麼,許多事實我們就看不到,甚至不會察覺到其存在了。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嚴復的悲劇

文/呂理州(作家)

 Ngieng_Hok.JPG

嚴復(1853-1921)是福建人,14歲時,進左宗棠在福建創設的福州造船廠附設海軍學校就讀,這所學校一切免費,對貧窮的嚴復而言,自然是一大誘因。海軍學校分為造船與航海兩科,造船科的學生要學法語,航海科的學生要學英語。嚴復選擇了航海科。1871年,嚴復自海軍學校畢業,是該校第一屆畢業生。1877年嚴復到英國留學,當年嚴復與後來成為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在英國留學時是同班同學,嚴復是全班第一名畢業,伊藤博文得第二名。他在英國的海軍大學航海科讀了兩年書,回中國後,擔任天津的北洋水師學堂校長。本來他接受現代西方教育,又是當時中國人中極少數在外國待國的知識份子菁英,思想應該很先進才對,可是他卻想考科舉,進入中央政壇,踏襲中國自古以來讀書人成功立業、光宗耀祖的模式--考科舉。他從33歲到41歲,考了四次舉人,都名落孫山。不久科舉就被變法派廢除,嚴復只好死了這條心。他轉而翻譯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他翻譯成『原富』)、孟德斯鳩的「法意」以及綜合達爾文「演化論」、赫胥黎在牛津大學演講的「進化與倫理」以及史賓賽的學說,以「天演論」為書名在1897年於國聞報刊載,翌年出版。這本書影響很大,梁啟超當時讀了大受感動,胡適的名字也是取「適者生存」中的「適」為名。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話術面面觀》伯牙  破琴絕絃
文/陳正榮

N9057.jpg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  

 

引子

莊子與惠施發生過激辯,互為對手;莊子諷刺惠施求名逐利,惠施批評莊子不近人情。但是莊子喪妻,惠施前往弔唁,惠施死後,莊子則是上墳致哀,所以他們必然是朋友,而且是交契甚深的朋友。

莊子為惠施送葬,來到惠施墓前,回頭對跟隨者說:「有個郢人將石灰塗在鼻端,薄得像蠅翼,要匠石將它砍掉,匠石揮斧如風,隨手就將石灰砍掉,鼻尖則絲毫無損,而郢人也面不改色地站在原地。宋元君聽說此事之後,命令匠石說:『你試著表演給我看。』匠石說:『臣的確曾經做過,但這是需要對手配合的,如今臣的對手已死了很久,臣無法再表演。』自從惠子死後,我就失去了對手,我再也沒有談話的對象了。」

「相識滿天下,知音無幾人」是人們喟嘆不已的事。朋友之間或許個性不同、興趣有別,甚至彼此經常針鋒相對,鬧得臉紅脖子粗;但是一旦對方遠離或死去,油然而生的將是悔恨與欷歔。何況如果是相交莫逆,一往情深的知音,哀痛之情又將如何呢?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銀幕後:好萊塢的錢與權》商品授權

文/Edward Jay Epstein 譯/宋偉航

 大銀幕後書封.jpg

片廠依旗下電影或電視節目掀起的熱潮,於許多外圍市場會再進行商品授權。打從華特‧迪士尼那時代起,這類授權最大的市場,就一直是商品以兒童、青少年為目標的廠商。

我們應該還記得「迪士尼」是第一家開發這類授權商機的片廠。一九三○年,「迪士尼」還只是小小的動畫公司,就已經開始拿「米老鼠」的肖像權叫賣使用權利金了,一開始是賣給手錶廠商,然後賣進出版業、服飾業、玩具製造業,等等。到了一九三五年,動畫角色的授權利潤已經遠大於主演的電影,接下來二十年,「迪士尼」不停創造新的動畫角色,不停開闢新的授權管道,挖掘出來的金源之流,不僅幾乎等於純利,而且愈來愈見寬闊。於今,除了這類授權收益,「迪士尼」也和消費者直接打起交道,在自家的主題遊樂園、零售商店、網站販賣旗下商品,營收高達數十億;「迪士尼」於這些賣場的毛利,可是高達百分之八十。

「迪士尼」於一九五○年代中期開始打造他們的主題遊樂園——由加州打頭陣,然後是佛羅里達州、日本、法國——更為「迪士尼」片廠旗下的商標商品拓展了更多的兒童受眾。例如二○○○年就約有八千萬人買票進場耗上一天;他們徜徉的迪士尼樂園不僅是封閉式大型購物商場,而且是專賣獨家授權——往往也是「迪士尼」獨家生產——產品的商場。另還有二億五千萬人散佈於全球的七百家迪士尼專賣店(Disney Store),七百家店面佔據商業要衝,於該年便為「迪士尼」賣出一百三十億美元的商品(比全球的票房都還要多)。單單是服飾、書籍、玩具、遊戲等品類的授權費用——約當零售價的百之六到八——加起來,據估計每年就可為「迪士尼」帶來五億美元的利潤。單單一部電影,《獅子王》,零售的業績就達十億美元以上。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術面面觀》張儀 自信過人

英‧赫茲里特〈論性格〉:「自信心有多強,能力就有多強。」 

文/陳正榮

話術面面觀-s.jpg 

引子

一個人活著,是為了追求生活目標,而其後盾乃在於自信。

「愚公移山」是寓言,卻不是笑話。山再高,土再多,也是有限的,自信卻是無邊無盡的力量。

戰國時期由於周王室權力式微,諸侯競起,各自以富國強兵為發展的目標,封建時代舊有的階層觀念,以及一元化的政教意識都漸次鬆動。於是平民百姓也可能成為公侯將相,只要有才學有智能,各國都可能爭相延攬。

一國之君設定的目標是富國強兵,稱霸天下;一介策士設定的目標是位高祿厚,名利雙收。所以,這個時代是混亂的、功利的,卻也同時提供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機會,只要一個人有能力,自然就可以闖出一番天地。

張儀就是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張儀(約卒於公元前三○九年)是魏國貴族的後代,公元前三二八年任秦惠王之宰相。執政時曾迫使魏國獻上郡,並助秦惠王瓦解齊、楚聯盟,奪取楚國漢中的土地,為秦國稱霸中原的目標奠下了厚實的基礎。

而張儀到底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他又如何處理困境?如何面對自己的行為目標呢?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四三四》失落的歷史環節

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

 

《一四二一》出版之後,我們成立了www.1421.tv這個網站,已有數百萬人次造訪。此外,我們也收到數十萬封《一四二一》讀者們的電子郵件,許多人還提供我們新的證據。我們同時也飽受批評,最常見的不滿就是我沒有描述中國船隊於文藝復興之初造訪歐洲的情形。

兩年前,加拿大華裔學者王台平(Tai Peng Wang)找到了中國與義大利的紀錄,這些紀錄毫無疑問地顯示,明成祖朱棣(一四○三~一四二四)與明宣宗朱瞻基(一四二六~一四三五)在位期間,中國代表團就已經到達義大利。當然,這對我跟研究團隊來說是最感興趣的。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