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楊照照歷史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百年考據

文/楊照(作家)

 

這個變化在明中葉以後開始發展,然而,接著來了歷史的巨大轉變,一路沉溺在士人文化中的明朝滅亡了,女真人入關建立清朝。清朝的建立者看到了要統治中國,必得先收拾扮演社會核心角色的這些士人,所以首先就積極、嚴格管制士人寫出來、表達出來的意念,有了一波又一波具備「殺雞儆猴」意味的「文字獄」。士人階層本來就有從理學內鬨而來「追求本意」思想潮流,和清朝成立後的文字獄威嚇相加,於是就產生了籠罩清朝最重要的學問形式──考據考證。

「考據學」有兩個源頭。一是要去考證「五經」與孔孟思想「本意」的內部衝動。另外一個才是外緣的政治管制造成的效果。「文字獄」烏雲籠罩,寫別的東西都有危險,不曉得哪一天會因此賈禍,最安全的應對就是完全不表達自己的意見,講來講去都是「五經」、孔孟原來就有的意思。清朝還是尊孔尊儒的,清朝也還是以儒學為科考內容的,所以研究古書既可以延續士人地位,又可以安全避禍。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探求「本意」的魔咒

 文/楊照(作家)

 

不論是「程朱」說的「格物致知」,或是「陸王」說的「明心見性」,他們的真理權威來源都是孔子、孟子,都是所謂的「孔孟本意」,孔子、孟子原始的思想、教導本意。兩派僵持,一派說「格物致知」是「孔孟本意」,另一派說「明心見性」才是「孔孟本意」,而且彼此都指控對方違背了「孔孟本意」,從明朝中葉,「陽明學」坐大之後,自然就引發了一個學問上的衝動,一個治學知識上的潮流,那就是回歸原典原籍去顯現「孔孟本意」。

「孔孟本意」在哪裡?寫在書上。不只是《論語》、《孟子》,還有孔孟繼承的周朝王官學經籍,詩、書、禮、易、春秋。於是在這時開始認真、仔細對於「四書五經」的考究。《論語》的字字句句都要弄清楚,尤其是牽涉兩派差異的文句,例如「我欲仁,斯仁矣」,就那麼六個字,但關係到是不是意味著人可以不靠學問累積立即到達「仁」的境地,是「陽明學」的重要依據,所以有很多討論。「我欲仁,斯仁矣」這六個字,如果不是「明心見性」,那又別有什麼其他解釋嗎?如果你是「程朱派」的人,怎麼做?你必定要主張:「我欲仁,斯仁矣」,不能用表面的字義來理解,這些字在孔子的時代,又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用法。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繪製歷史地圖

文/楊照

 

在重新去看這塊龐大、豐富的歷史地景之前,先來回顧一下:曾經存在過的地圖是如何畫出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張地圖?這張地圖是是誰用什麼樣的方式、用什麼樣的原則、基於什麼樣的考慮、為了要給誰用,所以才畫成這個樣子?讓我們先跑到地圖後面,檢查其製作過程,然後再繞出來,換到另一個山頭上往下看,或許結果會發現,原來的地圖繪製進去的,只是中國歷史全幅中的一個角落,而且是從特別的角度看出去的一個角落。我們不應該、也不能只這樣看這個角落,對另外存在的龐大區域視而不見。

我們對中國古史多少有點印象,這個印象是怎麼來的?讓我們回溯到明朝中葉,從十五世紀講起。當時士人圈中,最激烈、最關鍵的一項爭議,是理學上的「程朱、陸王之爭」。理學是宋朝以降,中國士人學問的核心。理學試圖建立一整套解釋系統,這世界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人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如何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人應該有什麼樣的行為,不應該有什麼行為?理學既要徹底追究源頭,又要提供具體有用的人生行為準則,是一套既大且細的學問。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歷史?

文/楊照

 

  什麼是歷史?什麼是歷史學?歷史指的是人類過去經驗的總合,凡是人類過去經驗發生的一切,都是歷史。可是歷史知識、歷史學不等於歷史。歷史是曾經存在,但是過去就沒有了的東西。例如說一九三五年在台灣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歷史,都是歷史的一部份。可是今天我們不會知道,一九三五年二月十三號有一個到圓山附近去遊逛的少年,他做了什麼事情。他到圓山去的那件事,過去、消逝了,再也無法還原。

我們不可能復原歷史當中所有發生過的事情。歷史學、歷史知識和歷史之間,總是存在著一道鴻溝。歷史學一直不斷努力想要盡量將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保留下來,予以重建,但能保留的、能重建的,永遠只能是真實歷史中間的一小部分,因而歷史學跟歷史之間,必然是一種選擇關係。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為什麼要重讀中國歷史?

文/楊照(作家)

 

在開始講述中國歷史之前,我想先請讀者暫時先假裝從來沒有學過中國歷史,暫時假設中國歷史是一個徹底陌生的東西。

        我知道讀者從前在學校吸收過中國歷史的知識,為什麼不好好利用我們可能擁有的豐富底子,反而希望暫時忘記曾經學過的中國歷史?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過去學的中國歷史,背後有個我們今天必須認真予以檢討的假設──將中國歷史當作一個具備高度同質性的民族文化歷程。 

過去讀的中國歷史建基在「同質性的假設」上。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從前課本裡讀到的堯舜禹湯長什麼樣子?秦始皇、漢武帝長什麼樣子?一路回想下來,唐太宗長什麼樣子?到宋徽宗、明太祖朱元璋長什麼樣子?他們或許各有各的長相,然而這些皇帝身上的衣服、裝扮卻沒有什麼改變。我們應該要問:「真的如此嗎?」我們一直用「同質性的假設」去投射、想像、理解中國歷史,那麼,許多事實我們就看不到,甚至不會察覺到其存在了。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