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恆‧文

 

美國在台協會前任理事主席卜睿哲此番來台停留一週,時間並不短,但是卜睿哲在台灣的朋友實在太多,行程滿檔,而且他來台灣的消息傳出,欲見面敘舊的人更是聞聲而來。

身為《台灣的未來》的出版者,很高興、也很幸運有機會在行程中佔了兩小時來做些安排。由於顧慮到已經當了祖父的卜睿哲旅途勞頓,時差還沒調過來,而且也不想讓他再參加冗長無甚火花的研討會,就安排卜睿哲到信義誠品看看,然後在寬敞舒適的六樓Library接受《天下》雜誌的專訪。

 

卜01.jpg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00001.jpg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的《台灣的未來》(Untying the Knot),出版之後上了誠品的暢銷書排行榜。任何作者總是樂於聽到自己的書受到歡迎,所以上榜的消息一傳來,我就寫了信告訴卜睿哲博士,並且在見面時當面恭喜他。

林中斌教授形容臉上「總帶著一絲憂戚」的卜睿哲博士面露微笑,說他要把這個消息告訴孫子,因為他從沒想過自己的書會上排行榜。

卜睿哲的書理應受到台灣的重視,而台灣的讀者也有理由好好看待卜睿哲的這本書。一個美國涉台事務的重要官員從架構面來看待台灣的主權問題,意義何在?

卜睿哲擔任AIT理事主席是在柯林頓政府期間,這也是美中台關係發生劇烈變化的階段。中國大陸在八九年天安門之後,在國際間幾乎處於孤立的狀況。蘇聯的解體更是讓中共高層以為共產主義已經走到窮途末路。而台灣那幾年則是在強人之後,李登輝總統的作為和台灣的民主化受到國際讚揚。
但是柯林頓政府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把中國納入全球貿易體系,繼踵台商、港商把製造業移到中國大陸。今天台灣、美國和其他國家在經濟上依賴中國的格局,在此成形。

不出數年,「中國崛起」成為熱烈討論的話題。按照西方傳統的思維,國際間的均勢一旦因新興強權崛起而被破壞,往往會引發可觀的軍事衝突。普魯士的崛起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而日本維新則引發了東亞戰爭。中國一旦崛起,美國霸權地位遭受挑戰,會不會以戰爭收場?如果美中終須一戰,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9049-慈禧寫真-small.jpg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按中國干支算法是辛酉年,這一年清朝發生了一場政變,史稱「辛酉政變」。

 

辛酉政變也許應該先從咸豐帝身後事的安排說起。據軍機處現存的檔案記:「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硃諭:皇長子御名(載淳),著立為皇太子,特諭。」在這道上諭之後又加了附注文字為:「本日子刻,大人們同內廷王、御前大臣一起寢宮召見,面諭並輔政一道,寫硃諭述旨後發下,即刻發抄。」「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硃筆:皇長子御名(載淳)現立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特諭。」這是可信的官方記載,也就是說咸豐帝的「遺詔」是立皇長子載淳為繼承人,也命令了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可以說是一套輔政體制。然而有趣的,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皇帝在臨死前又把兩方隨身印章「御賞」與「同道堂」分別授予了皇后鈕祜祿氏與兒子載淳,作為皇權的象徵,規定未來在載淳年幼不能親政時,凡是八大臣等所擬的諭旨,須經皇太后與小皇帝同意,並在諭旨文字開始時蓋上皇太后持有的「御賞」印,諭旨結尾處還得蓋上小皇帝持有的「同道堂」印,才算真正有效。小皇帝當時才六歲,當然不能處理政務,由生母慈禧代為執行,於是朝政的運作就變成兩宮太后與八大臣共同處理的局面了。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內容整理自:「中國vs世界」系列講座,2010/5/25,20:00-21:00,誠品台大店3樓藝文閣樓

黃少璋/整理,標題由編輯所加

講者/梁文傑(《新社會政策》雙月刊總編輯)

 

Image00002.jpg

相對於《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對全球化的樂觀態度,《當產業都外移中國之後》的作者安德魯‧羅斯採取較悲觀的看法。

我們眼前的時代出現兩種供需失衡,一是中國的勞動力供給大於全球勞動市場需求,導致整個西方和台灣等國家勞動價格下降;另一方面,中國對於原物料(石油、金屬、糧食)的需求大於世界的供給量,又造成原物料價格飆漲。

以台灣來講,一方面我們看到薪資水準十年不動、甚至往下掉,但是物價卻往上漲。從經濟學的理論來看,這是個矛盾的現象,既然薪資沒有提高,物價為何會提高?主要就是受到這兩種供需失衡的影響,這是從政策或政治上都很難解決的問題。在這種狀況下,台灣眼前有兩種對策,一種是馬總統所提的簽ECFA來因應;另一種就是民進黨所提的不要ECFA,認為ECFA會加速這種趨勢。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康諾.布洛克哈特很特別,從他還是無憂無慮的孩童時,這點就十分明顯。大自然之母通常吝於賜予人類天賦,但她對康諾卻傾囊相授,彷彿所有優點都集中在他身上,天資聰穎、濃眉大眼、舉止優雅。

康諾成長的環境也很幸運,他成長在富裕、奉行平等公義的社會中,至少表面是如此。他被教育成是非分明的孩子,不受貧窮或暴力污染,對他來說一切都很直接--大索堤島代表對,小索堤島代表錯。

我們大可以回溯康諾的童年,指出某些事件,說,就是在此時,男孩變成男人,我們早該知道。後見之明往往缺乏科學證據,不過,康諾童年時在王宮發生的一件事的確暗示了他的潛能。

事件發生在康諾九歲時,當時他在城堡的小禮拜堂和主樓後方蜿蜒的佣人通道閒晃,他的伙伴是比他年長一歲,也比他敢於冒險的依莎貝拉公主。依莎貝拉和康諾向來形影不離,時常渾身沾滿泥巴血塊和各式穢物,幾乎很難分辨出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公主。

這個夏天的傍晚,他們玩膩了追蹤廢棄煙囪源頭的遊戲,決心扮成海盜,突擊國王的寢宮。
 「妳可以當烏鴉船長,」小康諾舔掉嘴角的煤屑,說:「我當把斧頭插在他頭上的服務小工。」
 依莎貝拉很漂亮,生了一張小巧玲瓏的臉蛋,配上棕色的杏眼,但此時她看起來比較像掃煙囪的小孩,而非公主。

「不要,你當烏鴉船長,我當人質公主。」

「沒有人質公主,」康諾堅決地說,擔心依莎貝拉又要隨自己的喜好任意竄改故事,在之前的遊戲中,她加進獨角獸和仙女,那些東西當然不是原本故事裡的角色。

「當然有,」依莎貝拉爭辯:「我說有就有,我是真的公主,而你是氣球上出生的小孩。」

依莎貝拉本意是為了侮辱,但在康諾心目中,氣球是最棒的出生地點。

「謝謝。」他咧嘴笑著說。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川一族》書摘

德川家康-順應逆境終於一統天下的初代將軍

J0230.jpg 

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生卒年∕得年        天文11年~元和2年(1542~1616)∕75歲

將軍在位期間        慶長8~10年(1603~05)

 

德川家康生於三河岡崎城內的谷宅邸,父親為松平氏宗家第八代當主廣忠,母親為三河刈谷城城主水野忠政之女於大之方(傳通院),幼名竹千代。家康出生時,松平氏剛好發生松平氏宗家第七代當主清康遭殺害的「守山之崩」事件,繼任第八代家督之位的廣忠沒能維持清康時期的軍力,而無法對抗企圖侵略三河的尾張織田信秀。廣忠只得加強與駿府今川氏的合作關係,接受其支援,好不容易才保住松平氏的家名。

但家康外公忠政死後,其子水野信元竟背叛今川氏,改投織田氏旗下。廣忠極重視與今川氏之間的關係,只得和於大之方離婚。竹千代(家康)才3歲就被迫與母親分開。後來今川氏要求廣忠提供人質以交換援助,廣忠答應以當時6歲的竹千代為人質。但竹千代被送往今川氏的途中,卻遭田原城城主戶田宗光背叛,強奪並改送往織田信秀處。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轉星球文化 黃俊隆談《我在DK的出版歲月》 

保持初衷比出到暢銷書還難

YLC44.jpg 大家不要以為《我在DK的出版歲月》就是一本跟出版業有關的書而已,裡頭有很多東西有共通性,它可能不見得只有在英國、美國可以用,也不見得是只有在出版業可以用。

 

書裡面有很多東西,跟我自己當時創立自轉星球到現在的一些心境跟歷程很像。譬如說DK剛創立的時候,滿懷熱忱跟初衷,不要有專業經理人來管理,連會計也不要。這跟自轉星球很像,我們剛開始也有很多原則,譬如說不要有辦公室,也不要聘請員工,可是當我們走到第四年的時候,就開始覺得這樣不行,我是不是應該要多加人?我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去找書、簽書,不要負責那麼多編務的事情,找個編輯進來分擔比較好……這中間會出現很多陷阱。

 

這事情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企業跟品牌養成的過程中,最難的就是取捨的問題。原本你擅長的利基,到最後有沒有辦法在企業成長過程中堅守?一家有好創意的公司草創之初,總是懷抱著高遠的理想,不受疆界束縛,但沒多久就會面臨成長陣痛來攪局。公司要擴大、要管理、要會計,系統也要變得越來越複雜,才有辦法應付越來越龐雜的公司,結果,常常會走向變得越來越官僚一途……。

 

其實出版這件事,我覺得最重要的價值就是人,而不是在於你手上握有多少合約。合約都會到期,而人的養成才是出版社最重要的事。沒錯,人也有可能會跑掉,但是應收帳款也有變呆帳的時候,這是同樣的道理。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爭與愛情  時間:20100514,誠品信義店

  主講:溫洽溢(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吳家恆(遠流出版副總編輯)

  整理:黃少璋 

 

 

 

吳家恆:唐德剛去世後,中研院有一場研討會,當時還在世的成露茜院長就提起了一段往事,世新大學接手《傳記文學》後,她做了一些創新及調整,但是一些老讀者甚至歷史學家對這樣的做法不表認同,但是唐德剛當時寫信給她支援改變,由此可以看出唐是個心胸寬大的人。而他作為一個歷史學者,我們想到的都是胡適、李宗仁、張學良的口述歷史,在這樣的脈絡底下,很多讀者不知道要如何看待唐德剛的《戰爭與愛情》,這也是為什麼這場座談會選擇以這本小說為主題的原因,因為戰爭與愛情被忽略了這是一件非常可惜也不公平的事情。在前一陣子章詒和有一本書,在書中提到了唐德剛先生對他的意義,她談到了唐德剛生動的文字,把他當作寫作的典範,所以在章詒和還沒寫《往事並不如煙》之前,他練習的對象就是唐德剛。這裡碰觸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唐德剛是個史學家,但是在他筆下到底是文學比較多還是史學成分比較多?以及這跟口述歷史之間又有什麼關聯呢? 

溫洽溢:我昨天讀到李歐梵一篇文章討論歷史與小說之間的關係,歷史給我們的感覺是專業史家蒐集資料做歷史的分析,小說是抒發情感。在西方,歷史是大的敘事,與小說是對立的,但是在中國,以司馬遷的史記來講,你可以從歷史來看,也可以用小說來看,歷史、小說、文學並不像西方那樣對立。在這過程當中,李歐梵感到比較遺憾的是在19世紀後中國有許多苦難的集體記憶,但是卻沒有訴諸小說,他特別提到戰爭文學,在歐洲像《西線無戰事》有很豐富的戰爭小說,中國卻很少同樣類型的作品出現。所以李歐梵主張中國應該寫戰爭文學,唐德剛的戰爭與愛情其實就可以視為一部戰爭文學。唐德剛先以史學家的身分撰寫歷史,然後來寫小說,剛好跟史景遷相反,史景遷雖然是歷史學家,但是他很擅長用小說、文學型式來表達歷史時代意義。唐德剛的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時代的細節描述的特別詳細,從中可看出史學家很嚴肅的鋪陳大時代的背景。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辛廣偉(人民出版社總編輯)

辛廣偉我第一次來台灣是1994年,之後也有一個機會和大家在國家圖書館交流,當時出版了《台灣出版史》,我要特別說明當初並沒有刻意要出這麼一部書,這是我對台灣的了解、觀察、學習的結果。我是在1990年初開始和台灣出版業接觸,因為那個時候我的工作單位在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那個機構是新聞出版總署的一個直屬機構,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兩岸的出版合版權交流,包括把已經出版的台灣作品想辦法支付給台灣作者,因為那時後原本兩岸不通,互相出版是沒有付費的,後來因為交流了,雙方開始有一些可遵守的規則,所以那時後大陸出版了非常多的三毛、瓊瑤的作品,我就是在那個背景下進入那個機構。時間過的非常快,已經將近20年了,在座有許多朋友都是我在90年代初在北京就熟悉的。

台北在變北京在變,整個大陸在變,所以我跟大家做個關於出版界變化的簡單報告。當初我在中華版權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和台北出版人打交道,後來94年我又有機會到這裡來,大家知道我們在大陸的出版機構全部是國有,這是和台灣最大的區別,所以我們那裡的名字也比較相同,比如遼寧美術出版社,就是在遼寧省出版美術書的,山東美術就是在山東,江蘇教育就是出版教育書的,是一個非常規範的狀況;但是當我和台灣出版業交流首先名字就非常不同,他叫遠流他叫遠景(有一點點淵源),他叫天下他叫九歌,他叫大地他叫爾雅,對呀,我們出版就是做文化的,可以取這麼美的名字,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取一樣的名字呢?但是當時的規定就是不可以。來到這裡之後呢,我就發現出版是可以有這麼多形態。第二個,我們那裡只有國營,我來台的時候也還有國營的台灣書店,但是還有基金會的、有報業的、有機構的,當然更多的是個人的、一個人出版,今天隱地先生也有來,當初年輕的時候做期刊出版,然後更加有理想幫作家朋友出書作一個出版社,我在1994年的時候是很難想像的。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雲端 《急診室春天》的女導演咪咪蕾德(Mimi Leder)在1997年導了一部《戰略殺手》(Peace Maker)。喬治克隆尼在片中演一個美國空軍軍官,嫉惡如仇、講義氣但目無法紀,讓跟他共事的白宮科技顧問的凱莉(妮可基嫚飾演)吃足苦頭。

 

克隆尼在片中為了追回失竊的核子彈頭,面對前蘇聯、南斯拉夫的恐怖份子毫不手軟,也免不了有掛彩的時候。相比之下,克隆尼在最近的新片《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中的工作實在文明太多了。一樣是在天空飛來飛去,但是不用臉塗迷彩、手握機槍、出生入死,只要西裝畢挺,往來於機場、商務旅館和會議室。整理行李的手法、面對機場安檢的動作非常熟練,一如他非常擅長於處理他的工作──受雇來資遣其他公司的員工。

     

       不流血、不流汗,頂多看別人流流淚,但這就是喬治克隆尼的工作。人生嘛,遭受打擊也不是壞事,有時反而是轉變的契機。但是,美好的話術無法掩蓋一個殘酷的事實:美國的產業在這二十年間大量外移。根據美國國會成立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的調查,在美國給中國最惠國待遇之後的半年內,宣布有計畫外移製造部門的美國大型企業超過80家,從1992年到2000年之間,因美中貿易而喪失的工作有76萬件,在中國加入WTO之後,工作外移的速度還會更快,每年外移7-10萬件。

 


        

      除了直接外移的工作之外,每關閉一個大工廠──

 

對該產業及該社區每一個工作者的薪資產生漣漪作用,方式為降低要求薪資、約束工會組成與斡旋力量、削減稅基,並還減少或翦除相關承包、運輸、批發交易、專業與服務業等公司企業數以百計的工作。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