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位馬勒迷的心路歷程                 我的時代已經來臨0.jpg  

文/林衡哲(《我的時代已經來臨》作者)

  我的音樂啟蒙甚晚,或許因為我不是出身音樂家庭的緣故。我大約是在宜蘭中學初三畢業那年暑假,宜蘭大專校友會在故鄉舉行「古典音樂欣賞會」,才初聆貝多芬第四號交響曲。我一聽就入迷了,在內心呼喚著:「這就是我想聽的音樂。」

  在台北唸建中的時候,因為讀了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和以貝多芬為藍本的《約翰.克利斯多夫》,就成了「貝多芬迷」,還寫過一篇〈貝多芬為什麼偉大〉,得到作文比賽首獎。我在建中隔壁的美國新聞處看到庫塞維茲基(Serge Koussevitzky)在譚格林(Tanglewood)演出貝多芬的〈愛格蒙特序曲〉,便在內心默默發誓,將來一定要到譚格林聽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演出。

  想不到在唸東海大學外文系那一年,我不必出國,就有機會在台灣親聆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演出。那天是一九六○年四月十九日,地點是在台北中山堂。我坐七小時的車子,冒雨前往台北,最後買到了台幣七十元(原價二十元)的黃牛票。但是能夠聽到指揮大師孟治(Charles Münch, 1891-1968)演出貝多芬第三號《英雄》交響曲,我覺得連靈魂都飛上了天,那是畢生難忘的精神享受。聽過波士頓交響樂團的世紀之音,我此後成為忠實的古典樂迷,當天晚上還寫了生平第一篇樂評〈波士頓交響樂團聆賞記〉,想不到平常打分數很嚴格的魯實先教授,給我這篇樂評九十分的高分,使我有成為業餘樂評家的信心。

為了音樂會而重考醫科

  當時台中是音樂文化的沙漠,好的音樂會都在台北,我便在一九六○年參加聯考,考上台大醫科。在醫科七年中,我依然是貝多芬迷,兼了不少家教,為的是領到錢之後,可以買貝多芬的原版唱片,或到「田園咖啡」欣賞貝多芬的交響曲。如果有貝多芬交響曲和小提琴協奏曲的音樂會,就算是碰到考試,我也絕不錯過。大學室友受我的感染,也有不少迷上貝多芬的音樂。不管功課有多忙,我也抽空在《功學月刊》和《愛樂》投稿,除了樂評文章之外,也介紹了不少西方音樂家如文藝復興時代的帕勒斯特利納(Giovanni Palestrina, 1525-1594)、義大利歌劇巨擘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貝多芬音樂的鋼琴權威許納貝爾(Artur Schnabel, 1882-1951),以及南美洲阿根廷的作曲大師琴那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 1916-1983)等給台灣的樂迷。

  當時的台灣正處於反共抗俄的年代,國防費用佔百分之八十以上。社會窮困,世界知名的音樂家來台灣的很少。多虧了吳心柳主持的遠東音樂社,我在台大醫學院七年期間,聽了黑人世紀女高音安德遜(Marian Anderson, 1902-1993)、大提琴泰斗皮亞悌哥斯基(Gregor Piatigorsky, 1903-1976)、鋼琴大師塞金(Rudolf Serkin, 1903-1991)以及維也納少年合唱團。要聽這些名家,通常一大早就要去排隊等候。那時我對西方浪漫派音樂家的故事都很熟悉,也看了不少他們的傳記。我在大學時代就開始主編的「傳記文學精選集」(列入新潮文庫一一○號,一九七四年初版)中,就選了兩篇音樂家的傳記〈怪人華格納〉(狄姆斯.泰勒著)和〈終生獨身的音樂家——布拉姆斯〉(紐曼著)。那時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兩位是十九世紀末維也納樂壇兩大陣營的對手,也不知道馬勒跟他們兩人的關係。

  我在大一日記裡曾列了六十名西方作曲家的年表,當時馬勒還是榜上無名。到了大四,我又在日記中列了一百位西方作曲家的年表,馬勒才入榜,但我只知道他是一八六○年生在捷克,一九一一年死於維也納,其他事情還不是很了解。總之,我在一九六八年出國之前,從未聽過馬勒作品的現場演出,也沒有讀過他的任何傳記;正如出國之前,我是台灣文化的文盲,蔣渭水、賴和、韓石泉雖是台大醫科前輩,但我對他們的貢獻完全不了解。當時我是馬勒的「樂盲」,崇拜的人物是羅素、史懷哲、卡薩爾斯和愛因斯坦等人,作曲家則是貝多芬,我還在日記中寫道,「史懷哲的音樂情人是巴赫,而我的音樂情人是貝多芬。」

  其實,在我唸醫科的一九六○年代,馬勒的音樂已經在歐美復活了。伯恩斯坦的青少年音樂會,台灣也有轉播,那時我也迷伯恩斯坦的指揮風采,他指揮的音樂會我聽過三十多場,但沒有一場是馬勒的音樂。他介紹馬勒的青少年音樂會(包括「誰是古斯塔夫.馬勒」)的節目,我也都錯過了。

  大學時代,我深受蕭孟能《文星》雜誌的影響。《文星》曾經以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和指揮家托斯卡尼尼做過封面人物,音樂雜誌也有不少介紹他們的文章。我在出國前主編《二十世紀代表性人物》時,作曲家選史特拉汶斯基,指揮家選托斯卡尼尼,但沒有馬勒。

  到了一九八七年,李哲洋才在他主編的《音樂文摘》中,用兩期有系統地介紹馬勒的人與音樂,但那時我已經在美國加州了。二十世紀指揮大師克倫普勒(Otto Klemperer)曾親自受教於馬勒和托斯卡尼尼,他說:「他們兩位都是偉大的指揮家,但就詮釋的深度而言,馬勒比托斯卡尼尼更偉大。因為托斯卡尼尼永遠是托斯卡尼尼,而馬勒指揮莫札特的歌劇,就變成莫札特的化身;他演出華格納時,又變成華格納的分身。」大學時代的我,顯然是有眼不識泰山。

  出國之後,在紐約十年(一九六八—一九七八)期間,雖然當時透過華爾特(Bruno Walter)與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在紐約的努力,以及蕭提在芝加哥的不斷演出,馬勒的時代已在美國來臨,但我個人的馬勒時代仍未降臨。我在紐約十年聽了四、五百場音樂會,但有馬勒作品的音樂會,可能不會超過三場。印象較深刻的一場是海汀克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演出馬勒第九。那天是一九七一年四月二十一日,我與台大醫科學長張南雄一同去欣賞,我在日記寫道:「馬勒第九的結尾與一般的交響曲相反,在平靜的尾聲中結束。」

  我在紐約的時候還不是馬勒迷,西貝流士和蕭士塔高維奇(Dmitri Shostakovich)的交響曲聽的還比較多;最大的缺憾是沒有聽過伯恩斯坦、蕭提(Georg Solti)和庫貝利克(Rafael Kubelik)這三位馬勒大師指揮的馬勒。

小澤征爾使我變成馬勒迷

  一九七八年搬到南加州之後,我已經年近不惑。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三日,聽慕提(Riccardo Muti)指揮費城交響樂團演出馬勒第一號《巨人》交響曲之後,我在日記寫道:「慕提的指揮充滿活力與流動感,馬勒音樂的高潮如排山倒海而來。有名的費城之音並不因奧曼第(Eugene Ormandy, 1899-1985)的離開而失色,慕提注入了簇新的生命力。」接著一九八六年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在南加州的Cerrito 演藝中心,演出了馬勒第二號《復活》交響曲,讓我生平第二次有靈魂飛上天的感覺。不久又接連聆賞拉圖(Simon Rattle)和沙洛南(Esa-Pekka Salonen)指揮洛杉磯愛樂演出馬勒第二號,令人印象深刻,我這才逐漸變成馬勒迷,馬勒的時代才終於在我身上降臨了。義大利指揮大師朱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擔任洛杉磯愛樂的指揮(一九七三—七六)之後,也常演出馬勒的經典作品,馬勒的時代也終於降臨了南加州的洛杉磯。

  一九九七年,維也納愛樂來南加州演出馬勒,我因為買不到票而錯過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排隊時認識了一位長堤交響樂團的小提琴家,她發現我是馬勒迷,立刻送我兩張貴賓券去聽女指揮家芙麗塔(JoAnn Falleta)指揮長堤交響樂團演出馬勒第七號交響曲。雖然印度指揮祖賓.梅塔說這首曲子是他一生碰到最難演的交響曲,但因演出前芙麗塔做了一場精采且平易近人的樂曲解說,加上演出非常感人,贏得全場起立鼓掌。因此我在一週之內,寫出生平第一篇介紹馬勒的生平與作品的文章,登在《太平洋時報》,約五千字,這是海外華文報紙第一次比較詳細介紹馬勒的文章。從此以後,我很少錯過馬勒音樂在南加州的演出。

  一九九七年十月,我返台擔任花蓮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那時我最擔心的不是經濟問題,而是在台灣東部再也聽不到馬勒的音樂了。在黃勝雄院長大力支持下,我催生的門諾醫院系列音樂會聞名花東。當時慈濟醫學院院長李明亮不但是馬勒迷,也是蕭泰然迷,他可說是門諾音樂會最忠實的聽眾;而我在東華大學與慈濟醫學院教「醫學與人文」時,也教學生欣賞馬勒的美好樂章。

  一九九九年初,與馬勒迷的老友侯平文聯絡上,他是「紐約馬勒協會」的創會會友,也是資深馬勒迷。他告訴我這年九月柏林有精采的馬勒音樂節,我設法買到該音樂節馬勒第八號《千人》的票。那年我為了到歐洲聆賞馬勒,並探訪我心目中的平凡偉人蘭大弼,特別向門諾請假一個月,踏著馬勒的足跡,先到布拉格、布達佩斯和維也納。我在馬勒工作十年、並使他發光發熱的維也納歌劇院,發現馬勒的畫像、羅丹的馬勒雕像以及他用過的私人鋼琴。

《千人》引起心靈震撼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台灣發生大地震的那天晚上,我終於在柏林愛樂廳聽到了馬勒的第八號《千人》交響曲,由荷蘭指揮大師海汀克(Bernard Haitink)指揮柏林愛樂做了一場震撼心靈的演出。柏林愛樂不管是樂團的表現或音樂廳的水準,都是世界一流的,而海汀克對馬勒的詮釋也非常有深度。德國文豪湯瑪斯.曼(Thomas Mann)在一九一○年九月十二日親聆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世界首演後告訴太太:「今天晚上我生平第一次見到真正的偉人。」我聽完這場演出之後,也告訴我太太:「這是我生平聽過感覺上最偉大的一場音樂會。」

  二○○二年,我離開花蓮的行醫事業,應許添財市長之邀,不務正業做了一年台南市文化局長。期間曾邀請台南人的後裔、蜚聲國際的大提琴家楊文信,來台南藝術中心做了一場感人的演出。後來楊文信知道我是馬勒迷,就邀我到慕尼黑,欣賞他擔任大提琴首席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兩場歷史性音樂會——指揮大師馬捷爾的告別演出,曲目是馬勒的第八、九、十號交響曲。原來美國的馬捷爾要落葉歸根接掌紐約愛樂,便以九場馬勒全套交響曲作為獻給慕尼黑愛樂者的禮物,而最後兩場是他的壓軸演出。

  因此我為了馬勒,特別請假四天,遠赴一九一○年馬勒第八號首演之地慕尼黑,於六月六日再次聽到馬勒自認為一生最偉大傑作的《千人》交響曲。在最後五分鐘高潮樂段,馬捷爾有非常精采的詮釋,讓我對馬勒音樂所傳達的信息有了一場頓悟,也被馬勒音樂中的寬恕精神,把個人的愛化為宇宙的大愛而感動落淚。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聽馬勒的音樂而落淚,我也同意馬勒的看法,這首樂曲是他一生最偉大的作品;尤其是現場聆聽,感受特別深刻。

  而對馬勒的全面了解,我必須感謝讓馬勒的時代終於降臨台灣的NSO音樂總監簡文彬。他在出國前讀李哲洋譯的《馬勒傳》播下種子,在維也納求學時,曾憑弔馬勒之墓,在他精神上產生的震撼,猶如馬勒本人一八八三年到拜魯特(Bayreuth)聽華格納的《帕西法爾》(Parsifal)一樣。當時簡文彬默默發誓:「總有一天,希望在台灣做到馬勒全集的演出」。十四年後,簡文彬在二○○四、○五年樂季演出十八場「發現馬勒.發現自己」系列,這個夢想終於實現。

  馬勒系列音樂會讓我更了解馬勒的音樂世界,同時我也決定寫第一部廿一世紀台灣人的觀點的「馬勒傳」,因而催生了本書的問世。我寫過近百篇世界與台灣歷史人物的短篇傳記,在大學時代也翻譯過伍德(Alan Wood)的《羅素傳》,但是這本馬勒傳是我生平第一部撰寫的長篇傳記。在將近三年的時間裡,馬勒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他的音樂成了我最好的心靈良藥。他的十首交響曲彷彿大河小說的十部創作,如果說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把整個俄羅斯的天空都寫進去了,那麼馬勒的十大交響曲,也把世紀末維也納文化的萬花筒景象寫進去了。馬勒也可能是西洋音樂史上,第一位把內心掙扎的潛意識寫進交響曲的人,正如文學史上愛爾蘭的喬伊斯(James Joyce)用意識流寫出《尤里西斯》,或法國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寫出《追憶逝水年華》。

  我在一九六○年代翻譯伍德的《羅素傳》,主要是深受他的寫作動機所感動。當時也請廖運範譯出《佛洛伊德自傳》,竟無意中催生了台灣文化界「新潮文庫的時代」,並帶動了台灣文化界對羅素、佛洛伊德和愛因斯坦的認識。

  我寫這部馬勒傳的動機也跟伍德寫羅素傳一樣:「假如我寫這本馬勒傳有什麼用意的話,那不過是讓台灣人多了解一點這位在音樂史上,追求藝術完美的先知之一的馬勒之事蹟及其音樂。他們這些人類史上稀有的為美而奉獻的精神導師們,曾經鼓舞他的同類,把他們的理想向更深的美好的藝術王國邁進。」介紹馬勒這位追求「美」的先知來台灣,就是期待當馬勒的時代在台灣降臨時,一個有尊嚴的和平時代及文化奇蹟的時代,也即將降臨。

  正如貝多芬創造十九世紀初維也納文化的黃金時代,馬勒也帶動二十世紀初期維也納的文藝復興,我們也期待世界級的馬勒指揮家呂紹嘉回國接掌NSO後,也一定會從馬勒的音樂出發,帶動廿一世紀台灣音樂文化的黃金時代;並讓社會大眾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識與藝術的追求上,開啟一個為了文化的目的而存在的時代,也就是成為文化掛帥的國度。到了那時,台灣才有真正的文藝復興。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時代已經來臨》編輯手記                           我的時代已經來臨0.jpg  

林衡哲醫師,所有曾受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潤澤的讀者,都應該知道這個名字。他在唸台大醫科時所催生的「新潮文庫」,為6070年代那個壓抑、苦悶的台灣青年,打開了一扇扇通往西方知識寶藏的窗戶。日後台灣在文化藝術的發展,「新潮文庫」是一股重要的動力。

林衡哲在1950年代唸建中的時候,因為讀了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多夫》,迷上了貝多芬。讀東海大學外文系那一年,他曾經坐七小時的車子,冒雨從台中前往台北,就為了聽一場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的音樂會。

林衡哲為了就近在台北聽音樂會,考上台大醫科,兼家教為的是買原版唱片,就算是碰到考試,也絕不錯過演奏貝多芬的音樂會。

畢業之後,林衡哲到美國行醫。此時,馬勒的音樂已經逐漸在歐美受到重視。但是,他要到1986年聽了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出馬勒《復活》交響曲,才如受雷擊,頓生相見恨晚之感,自此成為馬勒的樂迷,不但風塵僕僕於世界各地,欣賞馬勒作品的演出,尋訪馬勒足跡,鑽研相關文獻,花了三年時間,寫成這本馬勒傳記。

        這本以編年方式寫成的傳記,融匯了各家敘述,收入了最新發現。更特別的是,林衡哲以台灣人對於認同的敏感,感應了馬勒對於身份的格格不入之感;更從馬勒身處維也納人文薈萃的絕代風華,而對台灣在文化上的發光發熱,有著殷切的期許。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國演義》的伏擊兵法──勝伏論(勝後設伏)

文/李菁豪(《原來,三國演義可以這樣讀》)

   

0512-三國可以這樣讀_正書封.jpg【勝伏理論】利用勝易驕、贏易懈的人性常態,於我方贏取勝利後,極力偽裝出極度驕矜、重度懈怠的模樣,好讓戰敗、打輸的敵人認為有機可趁、可扳回一城而向我方發動襲擊,但,我方卻早就設好埋伏在一旁等待,發動伏擊。勝後設伏伏擊理論的藝術誘餌就是,我方在勝贏之後顯露出來的驕矜、懈怠。

 範本說明 

〈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曹操兵近濮陽,下住寨腳。次日引眾將出,陳兵於野。操立馬於門旗下,遙望呂布兵到。……呂布掩殺,曹軍大敗,退三、四十里。布自收軍。曹操輸了一陣,回寨與諸將商議。于禁曰:『某今日上山觀望,濮陽之西,呂布有一寨,約無多軍。今夜彼將謂我軍敗走,必不準備,可引兵擊之;若得寨,布軍必懼:此為上策。』操從其言。……卻說呂布於寨中勞軍。陳宮曰:『西寨是個要緊去處,倘或曹操襲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輸了一陣,如何敢來?』宮曰:『曹操是極能用兵之人,須防他攻我不備。』布乃撥高順並魏續、侯成引兵往守西寨。卻說曹操於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操奪了寨。……背後高順、魏續、侯成趕來,當頭呂布親自引軍來到。……操不能前進,無計可脫。」

透過陳宮與曹操之間的爭鬥過程,大家可以親身感受到羅貫中在第七堂伏擊藝術教室中所要教給大家的,正是他第七套伏擊藝術理論──勝後設伏:

 利用敵人對勝者易驕、贏家易懈的固有定見,和敵人想要在敵敗我勝的情勢下,來個出人意表的襲擊心態,而我方則有意地顯露出驕矜、鬆懈、弛怠的外貌,來誘使敵人自投伏網。

文章標籤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能醫療憂鬱症

文/農婦(國際問題專家、散文家)

 

YLC56 農婦在江湖-s.jpg  這個年頭,「憂鬱症」成了流行病,從抗憂鬱藥、鎮靜劑的銷行統計看來,不難發現這種病患在迅速增加。

社會競爭愈激烈,人際關係愈複雜,「憂鬱症」患者也愈多,這是必然的現象。

什麼是「憂鬱症」?一般來說,是過於焦慮,無端煩躁,情緒低落,惴惴不安,對任何事缺乏興趣,厭食、失眠,甚至覺得身體是累贅,不知該怎麼安置。

「憂鬱症」是心理病,病原有近因,有遠因,近因大都是遭受感情挫折、工作困擾、事業失敗等等,意志不夠堅強的人,很容易患上「憂鬱症」,病根不深,事過境遷,病情也會隨時間消退。遠因是經年累月的憂患、恐懼,層層疊疊積壓心底,病發時,心境灰暗,了無生趣,這種「憂鬱症」比較嚴重,很難根治,服藥、找精神分析醫生,都少有顯著的功效。

文章標籤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虛無的妙用無窮 

文/王邦雄(《老子十二講》作者)

 

老子十二講-s.jpg

 

 

老子對「道」的體會,

就在道體沖虛,

而虛無的妙用無窮,

妙用在一切「有」的美好,

都從「無」的形上智慧而來。

 

 

 

「有」的根本在「無」

  第十一章跟生活直接關聯,也比較容易有貼切的了解。「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老子舉了車子、器皿、房子,來做為例子。車子、器皿和房子之所以會有用處,都是因為它們中間是空的。「三十輻共一轂」,轂就是安放車軸的圓木,車輪能夠轉動是因為轂中空,可以插上車軸,車軸轉動,車子才能前進;如果車輪的中間沒有一個空的地方,就不能夠讓車軸插身其間,讓車子往前推進了。車轂周圍的橫木就叫輻。就因它中間的空無,才會有車子的功能,有車子的妙用。

文章標籤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輯手記──一切都與價格有關  

文/吳家恆(文字工作者)

 掌握價格,就能操控世界.jpg  

蘇格蘭人生性吝嗇,舉世皆知。嘲笑蘇格蘭人小氣吝嗇的笑話故事,也是不勝枚舉,隨手就可以想到幾個。某日,某個蘇格蘭小鎮的棺材店貼出「即日起,棺材特價」的海報。結果第二天,小鎮上有一半的人都自殺了。對價格的敏感當然不值得到以生死相許的地步,不過價格對於人類行為的影響,的確是不可小看。

愛丁堡的城堡高踞巖石上,俯瞰市區。每天中午,城堡都會鳴砲報時,不過,鳴砲的時間並不是正午十二點,而是在一點。一個流傳很廣(同時也很符合蘇格蘭人吝嗇天性)的說法是,正午鳴砲,要放十二響,但在一點鳴砲,只需一響。精明的蘇格蘭一算,可省下十一發砲彈。

一點鳴砲的原因為何,不得而知。不過,蘇格蘭曾經課徵過「窗戶稅」,則是確有其事。英王威廉三世(WilliamⅢ)曾於一六九六年推行窗戶稅,住家若有十扇窗戶,要納稅兩先令。房子的窗戶在十至二十扇之間的,課稅四先令,多於二十扇的需繳八先令。

窗戶稅是名目,背後的意圖則是想要課徵「奢侈稅」:有錢人住的房子大,窗戶自然也多,如果擺明了開徵奢侈稅,容易招致民怨。用窗戶多寡計算,一目了然,課徵也簡易。可是國王沒料到人民為了少納稅,把自家的窗戶都給封死了。後來首相比特(William Pitt)於一七八四年又在蘇格蘭實施這個稅目,至今愛丁堡人仍把封死的窗戶稱作「比特的畫片」(Pitt's pictures)。

文章標籤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下「價格的故事」,送你漂亮T恤! 

 

你希望自己的故事或見解成為《紐約時報》的專欄內容嗎?這個夏天,你想得到一件漂亮的T恤嗎?

請提供任何關於價格的趣聞、軼事、獨到的見解觀察或是瘋狂的經驗,並寄到 ylib1521@gmail.com,遠流編輯部將在 2011/7/31、8/31、9/30 日從中選出最多五篇文字,公布於「遠流人文歷史部落格」,同時將文稿寄給作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並致贈限量T恤一件!

《掌握價格,就能操控世界》的作者艾都亞多‧波特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這個職位大概是全世界挑戰性最高的媒體工作之一,要有敏銳的觀察、出色的文筆,同時能持續化為一篇篇為人傳閱的文字。波特的專欄長期關注人的經濟行為與活動,在個人網站上也公開徵求有關價格的故事。

遠流出版藉著出版《掌握價格,就能操控世界》的機會,向中文的讀者徵求生活週遭的價格故事,將擇優提供給波特參考。讀者從《掌握價格,就能操控世界》中會發現,波特對於英語與西班牙語世界甚為熟悉,但是由於語言文化的隔閡,取材中文的事例並不多。透過這次徵文活動,將會為作者開一扇窗,同時也有機會透過作者,讓《紐約時報》的讀者更認識台灣!

◆活動說明:
1. 本活動期間自 2011/7/1 起至 2011/9/30 止,於期間之每月月底選出至多 5 篇文字,送出至多 5 件T恤。 
2. 主辦單位擁有決定入選文字與解釋活動進行方式之權利。
3. 主辦單位擁有決定T恤之顏色、材質、尺寸之權利。
4. T恤寄送範圍以中華郵政國內寄送範圍為限。

文章標籤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考據學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文/楊照(作家)

 

「考據」剛開始,是「考『經』」,要證明「孔孟本意」到底是什麼,當然要仔細考據經典,追究經書中的每一個字的原始意義。「考經」的過程中,會需要佐證資料;什麼樣的佐證最有用?既然愈後來的傳注材料,權威愈低,那就應該上溯去追,追到和孔孟時代、經書產生時代最接近的文獻來作為佐證,那就是過去列為「子學」的書。《莊子》、《老子》、《墨子》、《荀子》、《韓非子》到《呂氏春秋》,這些春秋戰國時代產生,流傳下來的文本,他們和五經、孔孟的時代最接近,有些甚至是和孔、孟同時期的。於是,從「考『經』」很自然擴大到「考『子』」,考據子學著作的版本異同。「子學」之後,考據的精神繼續發揚,再往外面去拉進更多材料來參酌比對,於是又有了「考『史』」的潮流,考證史書的多種內容異同。能夠這樣持續擴張其範圍,實在是因為投注在考據的人才資源太龐大了。

考據學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閻若璩對於《古文尚書》的完整研究。《尚書》篇章分《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秦始皇焚書,使得書籍失傳,《今文尚書》是老儒胡生等人,在秦亡入漢之後,憑藉記憶口述,將尚書的內容重新寫下來的。至於《古文尚書》則傳說是「發孔宅壁」時尋獲,是在孔子家的牆壁裡挖出來,藏在裡面沒有被燒掉的版本。依照這樣的來源,《尚書》內容若有出入疑義,《古文尚書》應該比《今文尚書》更可信。

文章標籤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遠流人文歷史電子報一歲生日-你加入,我送書

 

時間過得很快,《遠流人文歷史電子報》一歲了。一年之前,推出這份電子報的時候,想法很單純,就是提供一個比較固定的平台與管道,在一個訊息紛雜的時代,向有興趣於人文歷史類書籍的讀者發送書訊。
這個大方向確認之後,也就開始設想欄目,剪裁文章。不久之後,又邀請呂理洲先生開設專欄,乃至把還沒出版的楊照先生的書稿先行披露,以豐富電子報的內容。如此一期接一期,匆匆也過了一年。
在往後的時間裡,只要這份電子報還繼續發刊,仍然會繼續扮演平台的角色,提供新書的書訊、摘文與專文,也期望能得到更多收到這份報紙的讀者的意見。
在這個周歲的當兒,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不妨也就當成一個小小的節慶,紀念、慶祝一下。遠流提供三本《雷曼啟示錄》給6/2-6/30加入《遠流人文歷史電子報》的新訂戶,留下E-mail和個人資料於活動頁面【你加入,我送書】就可以參加抽獎。

活動時間:2011,6/2-6/30

抽獎贈品:《雷曼啟示錄》一本,將抽出三名幸運兒。

活動頁面:https://spreadsheets.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formkey=dGdIX21EM2R1SW9ZTXRaczM2TXpWV2c6MQ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國演義》的伏擊兵法──退伏論〔撤退設伏〕 

文/李菁豪(《原來,三國演義可以這樣讀》作者)

   

0512-三國可以這樣讀_正書封.jpg自序 

個性內斂的羅貫中,寫書傳兵法亦如其人,韜晦低調,不同於其他兵家所著的傳世兵書,開宗明義,就直陳自己寫得是傳授兵學的兵法經典。雖然羅貫中的兵書《三國演義》,書中盡談兵,赤裸直言戰,但卻未明白點出自己寫得其實是講授用兵之道的兵經,而是內斂地寓兵學於文學,藏韜鈐於小說,需要解構、抽離每卷章回的兩軍對戰過程,才能逐一歸納、彙整羅貫中的兵學藝術和兵法韜鈐。

「兵魔」林彪,四十八歲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年輕的十大元帥。林彪讀書習慣的特點,就跟林彪在戰場下達作戰命令的風格一樣,刪繁就簡抓重點。本書《原來,三國演義可以這樣讀》就是運用林彪的讀書習慣來解讀、研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根據誘餌種類的不同,剪貼歸納成十四套兵法藝術,十四類伏擊誘餌經過多次剪剪貼貼,發現彼此之間有共同點、共通處,「以餌誘敵,以伏殲敵」八個字,最後一次剪貼,剩下兩句詞,「誘敵‧伏擊」。短短兩句詞,深邃解讀、闡釋羅貫中透過《三國演義》傳承後世的兵法重點主軸和兵學中心思維。 

要想透過閱讀《原來,三國演義可以這樣讀》來熟稔、了然羅貫中隱藏在《三國演義》的兵學藝術和兵法韜鈐,是有步驟的。首先要先看各個理論的簡單定義,然後再抱著簡單定義隨著實用模式遊走、體驗一遍,最後,再本著簡單定義的概念,逐一將每個相同範本依照實用模式的樣子,按照先看解讀、再讀原文的順序,自己單獨把玩、駕馭眾多相同範本一番,如此反覆玩味,必能有所領略羅貫中的羅子兵法奧秘,發出驚嘆,「哇,原來《三國演義》可以而且應該這樣讀!」

 

【退伏理論】利用我方撤退之際,故意製造出兵敗如山倒、不得不撤退的無奈景象,開啟、膨脹敵人想要來個趁勝追擊、擴大戰果的貪心婪性。此時,只要在我方撤退行經路線上設置埋伏,一心一意僅想追擊奪勝的敵人,便會不請自來地掉入陷阱。這個撤退設伏伏擊理論的藝術誘餌便是,我方看似無計可施、唯有撤退的落魄模樣。

 

■範本說明

〈第六回‧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董卓行至滎陽地方,太守徐榮出接。李儒曰:『丞相新棄洛陽,防有追兵。可教徐榮伏軍滎陽城外山塢之旁:若有兵追來,可竟放過;待我這裡殺敗,然後截住掩殺。令後來者不敢復追。』卓從其計,又令呂布引精兵遏後。布正行間,曹操一軍趕上。呂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戰不數合,李傕引一軍,從左邊殺來,操急令夏侯淵迎敵。右邊喊聲又起,郭汜引軍殺到,操急令曹仁迎敵。三路軍馬,勢不可當。夏侯惇抵敵呂布不住,飛馬回陣。布引鐵騎掩殺,操軍大敗,回望滎陽而走,走至一荒山腳下,時約二更,月明如晝,方才聚集殘兵欲埋鍋造飯,只聽得四圍喊聲,徐榮伏兵盡出。曹操慌忙策馬,奪路奔逃,正遇徐榮,轉身便走。榮搭上箭,射中操肩膊。操帶箭逃命。」

  這就是羅貫中在第三堂伏擊藝術教室中要教給大家的第三套伏擊藝術理論──撤退設伏:

  順應敵勝我敗的當前情勢,故意營造出合情合理、粉飾著被動潰退外衣的主動撤退行動,來變成激起敵人趁勝追擊、擴大戰果的引敵入伏誘餌。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