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婦在江湖》不是我 

 

【作者簡介】

YLC56 農婦在江湖-s.jpg

 

農婦,海外知名的國際問題專家和散文家,

文字簡樸、直接、爽朗,見解獨到,

筆鋒幽默富情感,個人魅力十足,作品深受喜愛,

被稱之為「在歐美各地,有中文的地方,就有農婦的書。」

 

 

 

本書記錄其移居美國馬利蘭州之後窩居小白屋的生活軼事,

對美國社會與文化的看法,闖盪世界各地所見所聞的感觸,

以及緬懷抗戰年代的從軍歲月。

雖年紀老大,筆下盡是年輕人、新鮮事,

她的那種有趣,那份灑脫,字裡行間展露無遺。

 

文/農婦(國際問題專家、散文家)

朋友和他的朋友老山東來訪,問我:「你家有幾口子?」

「八口,女兒不在美國。」

朋友插嘴:「你家只有七口,怎會多出一個?」

「確實是八口。」我誠懇的回答。

朋友扳起手指:「你真老糊塗了,讓我數給你聽,你、你的老公、閨女、兒子、媳婦和兩個小孫子,總共七口。」

「還有一個納米(Not me)。」

老山東問:「誰是納米?」

「這是他的洋名,中文名叫『不是我』。」

「好怪的名字,他姓什麼?」

「不知道,我們管叫他納米。」

他以為我的神經有毛病,也就不再追問了。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成泣鬼神,世間能聞否?--側記《落筆驚風雨》新書發表會 

文/吳家恆(文字工作者)


 落筆驚風雨-s.jpg  《落筆驚風雨──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滴》新書發表會於五月二十二日下午在紫藤廬進行,幾乎就在同時,不遠處的殷海光故居也在舉行《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的新書發表會。兩本書不期然選擇同一天做新書發表,只能說冥冥中有其安排。

        在一個媒體追逐藝人名流的芝麻綠豆小事,反覆炒作,或是不著重政治人物政策理念的檢視,只在言詞表面做文章的台灣社會,殷海光已經久為人所遺忘,周德偉更是聞所未聞的名字,但是,在某個意義上,我們所處今天的台灣社會都有他們的身影。

        中研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錢永祥便指出,一九五年代的《自由中國》半月刊是自由主義在台灣比較完整的一段發展,民主、自由、憲政、人權這些概念在台灣出現,並且變成每個人耳熟能詳的概念,主要是《自由中國》半月刊的貢獻。

        《自由中國》半月刊的貢獻從哪裡來的呢?可以回溯到周德偉身上。從雷震、殷海光、夏道平在《自由中國》關於自由民主的論述可以看到,他們有一股對國民黨統治非常強烈的不滿,特別是對共產黨威脅的恐懼。他們的首要目標是反共,其次的目標是希望國民黨民主化。但是他們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基本上可以說是從很素樸、很常識性的角度去談自由民主的概念。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34》中國對文藝復興的貢獻(二)

文/孟席斯(《1434:中國點燃義大利文藝復興之火?》作者) 

 1434-s.jpg    

從中國大量轉移到歐洲的新知,短期之內紛至沓來,導致了我們稱之為文藝復興的這個革命。

國王、船長和導航員不僅首度擁有可一窺世界真容的地圖,還取得儀器和天文表,指引他們如何由最快捷的路徑到達那些新陸地,以及如何安全地返回家園。

當他們來到新世界時,等待他們的是一個由中國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建立的國際貿易體系──佔世界的國民生產總值一半。該體系是以運送中國製商品向世界其他地區交換原料為基礎。憑數百年來成千上萬次海上旅行,季風及信風磨練了幾個世紀的經驗,建構出一套交易模式。當中國退出世界舞台後,這個貿易體系被歐洲接手。

歐洲人不僅發現富庶的新陸地,還發現由中國人開創之精密移植和基因工程的成果──東南亞的玉米,發源於美洲;亞速爾群島的棉花,是印度和美洲品種異花傳粉的結果;紅薯來自南美洲,養活了橫渡太平洋到紐西蘭的原住民;水稻從中國傳到巴西,又到「新英格蘭」。柑橘果園遍布卡羅萊納州、佛羅里達州、祕魯、西非和澳洲。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年考據

文/楊照(作家)

 

這個變化在明中葉以後開始發展,然而,接著來了歷史的巨大轉變,一路沉溺在士人文化中的明朝滅亡了,女真人入關建立清朝。清朝的建立者看到了要統治中國,必得先收拾扮演社會核心角色的這些士人,所以首先就積極、嚴格管制士人寫出來、表達出來的意念,有了一波又一波具備「殺雞儆猴」意味的「文字獄」。士人階層本來就有從理學內鬨而來「追求本意」思想潮流,和清朝成立後的文字獄威嚇相加,於是就產生了籠罩清朝最重要的學問形式──考據考證。

「考據學」有兩個源頭。一是要去考證「五經」與孔孟思想「本意」的內部衝動。另外一個才是外緣的政治管制造成的效果。「文字獄」烏雲籠罩,寫別的東西都有危險,不曉得哪一天會因此賈禍,最安全的應對就是完全不表達自己的意見,講來講去都是「五經」、孔孟原來就有的意思。清朝還是尊孔尊儒的,清朝也還是以儒學為科考內容的,所以研究古書既可以延續士人地位,又可以安全避禍。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的困苦何在? 

文/王邦雄(《老子十二講》作者)

 老子十二講-s.jpg  

人生總在尋求俗世的幸福,

意圖開創新局或突破困境;

而老君道家卻另作反向思考,

認為「開創」是心知的執著,「突破」是人為的造作,

此有心有為,反而困住自己,讓自己受苦。

 

 

 


心無限而物有限

道家覺得人生的困難出於我們有「心」,儒家則認為我們活不好是因為我們有「物」。我們是有心人,但儘管心是情意和理想,總不能夠充分的實現。因為我們有一個物,這個物是我們的牽累,叫物慾,叫物累。物慾物累,它把我們拉住,讓我們的心不能充分的展現。所以人生永遠有遺憾,我們的遺憾就是我們的心是無限的,我們真的想對別人很好,對人間很好,但有一個有限的物老是把我們拉住。例如你明明喜歡小孩,喜歡學生,但是你卻忍不住罵他,對自己身邊親近的人還會講一些有殺傷力的話;那個不是「心」講出來的,是我們的「物」講出來的。但人生的有限性在哪裡?為什麼人生會出問題 ?假如我們有心,而「心」又是一切的話,為什麼我們會有問題?因為還有物,所以人生的問題出在「物」。我們的希望在心,我們的困苦在物,我們是被物給拉住了。儒家的觀點集中在怎樣克己,怎樣去人慾,所以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如何把底下的慾化掉,而存全上面的心,是儒家的修養功夫。「克己復禮為仁」,己是指「物」的己,復禮為仁是指「心」的己,要用心來跟別人相處,而不要用物來跟別人對抗,這是儒家的基本觀念。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藤新平對台灣的貢獻

文/呂理州(作家)

 後藤新平.jpg   

後藤新平(1857-1929)出生於陸奧國膽澤郡塩釜村(現在的岩手縣奧州市水沢區),畢業於福島的須賀川醫學校,後來進入當時的內務省衛生局服務。之後曾留學德國兩年,並苦讀得到醫學博士學位。

1898年,第四代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起用後藤新平為台灣總督府民政局長,這個職位的權力僅次於台灣總督,後藤新平做了八年零八個月。由於兒玉源太郎很忙,除了台灣總督之外,還兼任內閣官職,因此後藤新平是實際上的台灣總督。在50年的日據時代,對台灣有影響的日本人當中,後藤新平可說排名第一。

台灣在馬關條約後割讓給日本,可是台灣人抗拒日本接收,雖然台灣民主國失敗,但是各地組織游擊隊堅決抵抗。

第一代台灣總督樺山資紀、第二代台灣總督桂太郎(由於日本國內政局的關係,他只在台灣待10天)、第三代台灣總督乃木希典都無法解決抗日游擊隊問題。換言之,兒玉源太郎和後藤新平之前的台灣治安很亂,日本無法有效統治。因此有些日本人覺得台灣既然這麼難統治,乾脆賣給其他國家好了。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儒家思想、自由主義精神與知識分子的實踐──

周德偉教授回憶錄出版暨研討會

 

主辦單位:紫藤文化協會

協辦單位:遠流出版公司、台大經濟系、傳記文學出版社、財團法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

日期:2011年5月22日- 29日

地點:紫藤廬(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十六巷一號 tel: 23637375)

 

5/22(日) 15:30-17:30

儒家思想、自由主義精神與知識分子的實踐──從周德偉先生談起

主持人:錢永祥(中研院人文社科中心)

與談人:朱學勤(上海大學歷史系),尉天驄(作家,政大教授退休),

          黃克武(中研院近史所),杭之(作家),李淑珍(市北教大史地系)

 

5/23(一) 14:30-17:30

一個儒家自由主義者:周德偉

主持人:黃克武(中研院近史所)

主講人:邵建(南京曉庄學院人文學院)

評論人:潘光哲(中研院近史所)

 

5/25(三) 14:30-17:30

為什麼說儒家是憲政主義者?

主持人:何信全(政治大學哲學系)
主講人:姚中秋(秋風,獨立學者)

評論人:陳宜中(中研院人文社科中心)

 

5/27(五) 14:30-17:30

中國知識分子的局限與國際交流的困窘

主持人:鄭村棋(社運人士)

主講人:何清漣(BBC中文網與美國之音專欄作家)

評論人:王超華(中研院近史所)

 

5/29(日) 14:30-17:30

談海耶克經濟思想的現實意義:21世紀以來的市場經濟和民主制度危機及其出路

主持人:周渝(紫藤廬創辦人)

主講人:朱嘉明(維也納大學)

評論人:黃春興(清華大學經濟系)

 

5/20(五)9:00-16:30

傅正先生逝世20週年與夏道平先生逝世15週年紀念研討會

地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

http://www.yin.org.tw/guang/wp-content/uploads/2011/03/e58285e5a48fe7b480e5bfb5e69c83e6b5b7e5a0b11.gif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大生活與師長風采 

 

編按:周德偉,一九○二-一九八六,湖南長沙人,一九二○年入北京大學,後留學英倫與德國,為著名經濟學家海耶克門生。一九三七年對日抗戰爆發,返國任教湖南大學經濟系兼系主任,及第二屆國民參政員。到台灣後擔任財政部關稅署署長。先後於重慶大學、中央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任兼任教授。

周德偉之父與黃興為鄰,曾參與革命,以傳統儒生方式教養周德偉,影響其一生:治學嚴謹,濟民為國,並一心為台灣引介西方自由主義思潮。五○年代紫藤廬老宅即為以台大為中心的自由主義學者的聚會場所,張佛泉、殷海光、夏道平、徐道鄰等十餘位學術界人士每隔兩週在此聚會討論,有系統地介紹海耶克的思想,周譯有八十萬字哈耶克巨著《自由憲章》,殷海光先生並在其鼓勵之下翻譯《到奴役之路》。當時在台大就讀的李敖、陳鼓應、林毓生、張灝等亦常來周宅與前輩學者們交流。

退休後旅居美國,周德偉親筆寫下自傳,可惜未竟全功,僅書至其任教湖南大學而已。然因民國初立,正是其成長之時,並得親身參與時局,亦曾追隨汪精衛、顧孟餘等人;書中多次提及國民黨黨史之偏頗,故其第一手回憶對民國史有不同見解。《落筆驚風雨──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滴》一書將於五月底由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發行,特此摘錄部分篇幅,以饗讀者。

 

余入北京大學後(為民國九年秋季,余年未滿十八),外文則加入德文班,時大學預科二年,本科四年,大學改制後,世人以預科比高級中學,實則就師資及學生程度而論,比現在之高中高出遠甚。德文教師為海理威,本青島德國總督府秘書,與教務長顧孟餘先生善,日本佔據青島後顧先生乃迎之教德文,初教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威廉‧泰爾》(Wilhelm Tell)劇本,彼不解華語,必須耐心聽講,後教哥德(Wolfgang von Goethe)之《浮士德》Faust。一年級德文成績余第一,李梅羹第二(後加入共產黨,為托派,民國十八年,余猶遇之於上海,厥後不知所終),一年級結業後余能自讀德國典籍。國文教授則有單不厂,教國故概要,林損教散文,均當代名家。史學教授為陳漢章,清季中鄉舉,後專攻史學,有名,京師大學堂徵為史學講師,到校後求為學生,蓋京師大學堂畢業即為進士,可入翰林院。不二年鼎革,嚴復任校長,乃聘為教授,此亦一笑談也。第二外國語(英文)講師為涂允檀,留美學生(國民政府成立後,曾出任駐外公使),從ABC教起。經濟概要教員為余文燦,教育不佳,學生全賴自修,法律教員為林彬(後任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長),所授皆現行法不講學理,余不感興趣,統計教員為陳啟修,學力亦不稱職,彼在各專校兼課,每週課務達卅六小時之多,故在各校輪流請假,是敗壞學風之第一人也。一年級結業,余領全班。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孤獨的反潮流者 

文/溫洽溢(《傳記文學》副社長)

 

溫洽溢,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教於世新大學,並擔任《傳記文學》副社長。

 

因著遠流出版社出版周德偉先生回憶錄的機緣,我得以先讀為快,理解周德偉先生其人。如果說要給周先生一個定位的話,或許可把他看成一位孤獨的反潮流者。

書中提到他在北大讀書的時候,起初參加馬克思研究學會,後來退會了。馬克思研究學會是由李大釗主辦的。讀者如果對中國共產黨史稍有瞭解的話,一定會知道這個學會的重要性。在大陸的歷史教科書裡面有一種像武俠小說的講法,叫「南陳北李相約來建黨」,南陳指的是陳獨秀,北李就是李大釗,兩人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的靈魂人物。當時李大釗在北大,陳獨秀因為被北方的軍閥追緝,所以跑到上海去了。共產國際派了很多代表到中國來尋求合作的對象,先找上李大釗。李大釗勸共產國際的代表到上海去找陳獨秀,後來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不過在這之前,北大就在李大釗的主持之下,成立了馬克思研究學會了。這個學會裡面有張國燾、鄧中夏、劉仁靜、羅章龍,都是創黨的元老,像張國燾、劉仁靜還是中國共產黨舉行第一大的時候北京大學的代表。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周德偉的歷史定位困境 

文/姚中秋(獨立學者)

 

姚中秋,又名秋風,獨立學者,現居北京。主要從事古典自由主義理論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譯介、研究。著有《為什麼是市場》,已出版的譯著有《財產、法律與政府——巴斯夏政治經濟學文粹》、《法國大革命講稿》、《法律與自由》、《哈耶克與古典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為什麼反對市場》、《資本主義與歷史學家》、《哈耶克傳》,並主持翻譯《奧地利學派經濟學譯叢》。

 

周渝先生囑我為尊德性齋主人周德偉先生的自傳作序。我惶恐不已:余何人哉,有資格作序?不過思量再三,我接受了這個任務。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表達我對老人的敬意和謝意。

        約在二○○三年前後,大陸思想界發生重大變化。由於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嚴重的不公正,及收入差距迅速擴大的事實,曾經獲得廣泛支持的「市場化」,受到廣泛質疑。而九十年代中期大陸興起的自由主義思潮與市場化之間,存在著直接關係——如果說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自由主義是與文學和歷史學聯繫在一起的,這一輪自由主義則是與經濟學聯繫在一起的。

        我最初的價值觀念也同樣受自由市場經濟學的影響。面對公眾的可以理解的質疑,我開始對這種自由主義進路進行反思,進而經歷了一次思想轉變。此一轉變可用「保守化」一詞來形容,而尊德性齋主人就是我完成這次思想轉變的重要推動者。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