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書摘 (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國不可無岳飛》泥馬渡江:新帝的假面

文/史式(歷史學者)

 N9059 中國不可無岳飛-s.JPG

在靖康之難前後這一段歷史時期,宋王朝先後出了三個可恥的皇帝:兩個亡國之君(趙佶、趙桓)和一個賣國之君(趙構)。但是中國沒有亡,中國的民族精神還是長期保存下來了,一直保存到今天。這是為什麼?因為在同一個時期,中國又出了三個以一身繫天下安危的人物,他們就是李綱、宗澤、岳飛。這三個人,一個都不能少,少了一個,歷史就會改寫,就不是後來這個樣子。在這裡,我想把這三個人相互之間的關係扼要地介紹一下,估計這對讀者瞭解當時的歷史真相,會有好處。

李綱(一○八三~一一四○)是福建邵武人,三十一歲中進士,在金兵南下之前,他擔任太常寺少卿,是個掌禮樂、祀典的文官,與監察、與國防都沒有關係。但是在趙佶掌權、「六賊」橫行的時候,他不怕風險,敢於一再上書言事,批評時政,威望很高,全國知名。一一二六年初金兵南下之時,趙佶想向江南逃跑,李綱逼他禪位給趙桓。因此在趙佶走後,趙桓很依賴李綱,把東京的防務都委託給他。任他為兵部侍郎,親征行營使。李綱勇擔重任,在金兵攻到城下之時,這個從未經歷戰陣的文官,披甲上城,親自指揮作戰,在全城軍民的支持之下,他們連打勝仗,殺敵數千,敵人被迫提出談和。李綱一面抗擊金兵,一面還協助趙桓打擊「六賊」,趁趙佶不在京城的時候貶殺「六賊」,為民除害。金兵既退,趙佶回京,大家認為太平無事了,趙佶與「六賊」餘黨大肆活動,攻擊李綱,趙桓思想也不穩定,聽了許多讒言之後,竟於當年八月把李綱貶到南方。但是當年冬天,金兵二次南下,趙桓慌了手腳,再以快馬催促李綱進京,可惜為時已晚,李綱還未趕到,京城已破。趙桓一生都在痛悔,如果自己一直支持李綱堅守京城,怎麼會有靖康之禍!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不可無岳飛》宗澤是他的貴人

文/史式(歷史學者)

 N9059 中國不可無岳飛-s.JPG

對於岳飛這個歷史人物的成長,最不容易讓人理解的問題是,他的大將風度是怎麼來的。岳飛多次從軍,但都是當兵和當小軍官,既沒有機會接觸高級將領,也得不到實際鍛煉的機會。一次,因為性格倔強,不聽調度,還違犯了都統制王彥的軍令,要受軍法處理。王彥愛才,不忍殺他,就把矛盾上交,交給東京留守宗澤處理。這次矛盾上交,實際上卻令岳飛因禍得福,讓年已七十的老將宗澤從此認識了這個相當於自己孫輩的年輕人。在詳談之後,他對岳飛大為賞識,此後就盡力培養他,使之成為自己的接班人。長話短說,岳飛的大將風度就是由宗澤培養出來的。在這裡,讀者請先看一首宗澤的詩:

 

早發

傘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

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

 

宗澤一生留下了不少文章,但就只留下了名為「早發」(早上行軍)的這一首詩。這短短二十八個字,活脫脫地描繪出這位老將的大將風度。你看,在傘蓋邊緣裝飾的絲帶嫋嫋下垂而輕輕擺動,傘蓋下面,白髮老將端坐鞍韉穩步前進。為什麼「馬踏沙」呢?因為沿著河邊沙地行軍,可以避免踐踏老百姓所種的莊稼。「水長山遠路多花」是寫行軍途中所見的山河壯麗與春光明媚。他眼前看到的是「眼中形勢」,心中想到的是針對形勢的對策,說明他一邊行軍,一邊考慮問題,充滿信心,胸有成竹。最後一句是「緩步徐行靜不嘩」,「緩步徐行」是指沉著、穩重,是指心理上的安詳、坦然。這樣的大將風範豈是那些輕佻浮躁的人所比得了的。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驪歌聲起時,美齡返鄉日

文/漢娜.帕庫拉(Hannah Pakula)

 宋美齡圖-1.jpg

宋慶齡嫁給孫中山這齣大戲上演期間,美齡和子文仍在大學唸書,將近兩年後才回到中國。慶齡從廣州孫文的總部寫信給靄齡說:「想想,小美齡今年六月就要畢業,七月就要回國了……她是個討人喜歡的小姑娘,她的大學生活過得多麼愜意呀!」

火車才離開中央車站,美齡就迫不及待寫信給摯友艾瑪密爾斯,訴說她「完全崩潰了」。這一趟橫越加拿大之旅「死氣沈沈」,使她「神經緊張、頭疼」,她也不喜歡加拿大人:女性衣服不合時宜,人人看來「無知透了、見識狹窄」。在一處中停站,她看到一列車的苦力。美齡在信上對艾瑪說:「如果他們有人死了,家人可得到一百五十美元!這就是他們一條命的代價。如果我有任何影響力的話,我會設法不讓苦力出國,因為中國需要所有的自己人來開發礦產。」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術面面觀》伯牙  破琴絕絃
文/陳正榮

N9057.jpg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  

 

引子

莊子與惠施發生過激辯,互為對手;莊子諷刺惠施求名逐利,惠施批評莊子不近人情。但是莊子喪妻,惠施前往弔唁,惠施死後,莊子則是上墳致哀,所以他們必然是朋友,而且是交契甚深的朋友。

莊子為惠施送葬,來到惠施墓前,回頭對跟隨者說:「有個郢人將石灰塗在鼻端,薄得像蠅翼,要匠石將它砍掉,匠石揮斧如風,隨手就將石灰砍掉,鼻尖則絲毫無損,而郢人也面不改色地站在原地。宋元君聽說此事之後,命令匠石說:『你試著表演給我看。』匠石說:『臣的確曾經做過,但這是需要對手配合的,如今臣的對手已死了很久,臣無法再表演。』自從惠子死後,我就失去了對手,我再也沒有談話的對象了。」

「相識滿天下,知音無幾人」是人們喟嘆不已的事。朋友之間或許個性不同、興趣有別,甚至彼此經常針鋒相對,鬧得臉紅脖子粗;但是一旦對方遠離或死去,油然而生的將是悔恨與欷歔。何況如果是相交莫逆,一往情深的知音,哀痛之情又將如何呢?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銀幕後:好萊塢的錢與權》商品授權

文/Edward Jay Epstein 譯/宋偉航

 大銀幕後書封.jpg

片廠依旗下電影或電視節目掀起的熱潮,於許多外圍市場會再進行商品授權。打從華特‧迪士尼那時代起,這類授權最大的市場,就一直是商品以兒童、青少年為目標的廠商。

我們應該還記得「迪士尼」是第一家開發這類授權商機的片廠。一九三○年,「迪士尼」還只是小小的動畫公司,就已經開始拿「米老鼠」的肖像權叫賣使用權利金了,一開始是賣給手錶廠商,然後賣進出版業、服飾業、玩具製造業,等等。到了一九三五年,動畫角色的授權利潤已經遠大於主演的電影,接下來二十年,「迪士尼」不停創造新的動畫角色,不停開闢新的授權管道,挖掘出來的金源之流,不僅幾乎等於純利,而且愈來愈見寬闊。於今,除了這類授權收益,「迪士尼」也和消費者直接打起交道,在自家的主題遊樂園、零售商店、網站販賣旗下商品,營收高達數十億;「迪士尼」於這些賣場的毛利,可是高達百分之八十。

「迪士尼」於一九五○年代中期開始打造他們的主題遊樂園——由加州打頭陣,然後是佛羅里達州、日本、法國——更為「迪士尼」片廠旗下的商標商品拓展了更多的兒童受眾。例如二○○○年就約有八千萬人買票進場耗上一天;他們徜徉的迪士尼樂園不僅是封閉式大型購物商場,而且是專賣獨家授權——往往也是「迪士尼」獨家生產——產品的商場。另還有二億五千萬人散佈於全球的七百家迪士尼專賣店(Disney Store),七百家店面佔據商業要衝,於該年便為「迪士尼」賣出一百三十億美元的商品(比全球的票房都還要多)。單單是服飾、書籍、玩具、遊戲等品類的授權費用——約當零售價的百之六到八——加起來,據估計每年就可為「迪士尼」帶來五億美元的利潤。單單一部電影,《獅子王》,零售的業績就達十億美元以上。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術面面觀》張儀 自信過人

英‧赫茲里特〈論性格〉:「自信心有多強,能力就有多強。」 

文/陳正榮

話術面面觀-s.jpg 

引子

一個人活著,是為了追求生活目標,而其後盾乃在於自信。

「愚公移山」是寓言,卻不是笑話。山再高,土再多,也是有限的,自信卻是無邊無盡的力量。

戰國時期由於周王室權力式微,諸侯競起,各自以富國強兵為發展的目標,封建時代舊有的階層觀念,以及一元化的政教意識都漸次鬆動。於是平民百姓也可能成為公侯將相,只要有才學有智能,各國都可能爭相延攬。

一國之君設定的目標是富國強兵,稱霸天下;一介策士設定的目標是位高祿厚,名利雙收。所以,這個時代是混亂的、功利的,卻也同時提供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機會,只要一個人有能力,自然就可以闖出一番天地。

張儀就是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張儀(約卒於公元前三○九年)是魏國貴族的後代,公元前三二八年任秦惠王之宰相。執政時曾迫使魏國獻上郡,並助秦惠王瓦解齊、楚聯盟,奪取楚國漢中的土地,為秦國稱霸中原的目標奠下了厚實的基礎。

而張儀到底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他又如何處理困境?如何面對自己的行為目標呢?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四三四》失落的歷史環節

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

 

《一四二一》出版之後,我們成立了www.1421.tv這個網站,已有數百萬人次造訪。此外,我們也收到數十萬封《一四二一》讀者們的電子郵件,許多人還提供我們新的證據。我們同時也飽受批評,最常見的不滿就是我沒有描述中國船隊於文藝復興之初造訪歐洲的情形。

兩年前,加拿大華裔學者王台平(Tai Peng Wang)找到了中國與義大利的紀錄,這些紀錄毫無疑問地顯示,明成祖朱棣(一四○三~一四二四)與明宣宗朱瞻基(一四二六~一四三五)在位期間,中國代表團就已經到達義大利。當然,這對我跟研究團隊來說是最感興趣的。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不解之緣.柏克萊》寇帝書店謝幕

文/程孝民(《不解之緣.柏克萊》作者


【人與書的故事】程孝民,女,五年級生。柏克萊加州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碩士、景觀建築碩士。擔任工程顧問公司負責人期間,以規劃設計專業挽救自然生態環境,不遺餘力:台北關渡自然公園、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高雄鳥松濕地、宜蘭雙連埤生態保護區……。儘管不是街頭環保鬥士,卻成了兒子口中的「Environmental freak」(環保瘋子)。後來兒子在選擇大學時,因為認定柏克萊都是一群瘋子,竟然並不考慮成為她的校友。

後來也成為柏克萊大學學生的兒子,成了程孝民重新認識柏克萊的頭號情報員。重返柏克萊的她,弄清了百年校園軼事,發現了石頭城的故事,看見海上樂活的居民,也見識了柏克萊人的奇思異想……。

柏克萊是一個奇特的地方,世界上很多的第一次都在這裡發生,許多風潮也在此孕育、萌芽。程孝民想把它介紹給你,所以寫了這本書──《不解之緣.柏克萊》,預定2011年1月1日出版上市。本期電子報摘錄書中精采篇章,邀你先讀為快!

曾經是柏克萊的招牌地標 -- 寇帝書店(Cody’s Books),在走過52個年頭之後,終於在財務不佳的壓力下,在今年(2008年)6月20日正式劃下休止符,也結束了寇帝書店半世紀以來的傳奇。對柏克萊社區而言,這個如同失去至親老友的噩耗,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今年5月為了尋找一份柏克萊的小路地圖,才到過夏塔克街(Shattuck Ave)上的寇帝書店,沒想到轉眼不過個把月,寇帝書店已經關燈打烊。面對寇帝書店屋內全黑大門緊閉的經驗,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從電報街(Telegraph Ave)上的總店,到第四街(Fourth St)分店的關門 -- 只是過去每一回在緊閉的大門上張貼的敬告聲明,聲明尾端總會標示寇帝書店的下一個新址。不過這回不一樣了,寇帝書店已經正式熄燈落幕,永遠走下曾經叱吒一時的風雲舞台。

事實上,對於了解獨立書店經營困境的人來說,寇帝書店的結束營業應該不是太大的意外。近年來網路書店興起,大大分食了原有的圖書市場。獨立書店早期約在40% ~ 50% 的市場占有率,最近幾年幾乎劇降到3%,慘澹經營的景況不難想見。多年來寇帝書店在財務困境的邊緣掙扎,曾經睥睨一時的文化巨擘,這一刻,終於不支倒下。

寇帝書店能成為柏克萊的一頁傳奇,自有它轟轟烈烈的事蹟。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宋美齡新傳  絕代風華一夫人》從韓嘉樹到宋查理

 文/漢娜‧帕庫拉  Hannah Pakula 譯/林添貴


編按:歲末冬寒,值此即將邁入民國百年的時刻,遠流出版編輯部將在《歷史人文電子報》搶先連載《宋美齡新傳  絕代風華一夫人》。

這本英語世界最新出版的傳記係由專寫權貴女性傳記著稱的帕庫拉(Hannah Pakula)所寫。帕庫拉雖然並無史學背景,但她與宋美齡同樣出身衛理,以傑出傳記作家的文筆與蒐集資料的功力,加上同為女性的感性,寫出了一本季辛吉評為「蓋棺論定」的傳記,即使放在中文世界,也有獨到之處。

       

第一章

 

新教福音派和一些企業領袖、外交政策顧問,看到亞洲是前所未有、把靈魂感化為基督徒的偉大機會;而比較世俗的一些商界、金融界和政界人士,則視之為美國快速擴張的工業生產之市場。

 

                    ——傑士皮森(T. Christopher Jespersen))

 

查理宋,本名韓嘉樹,一八六六年生於海南島。海南島原本是土匪盜賊亡命之徒藏身處,面積次於台灣,在十九世紀中葉仍是未開發的熱帶天堂。宋查理的父親似乎是文昌縣家境不錯的生意人,擁有船隻來往澳門和越南之間約六天的水路。這些船是三桅大帆船,因紅帆和船首上漆了一對巨眼,俗稱「大眼雞」。水手迷信,認為漆上這些巨眼,便可偵測到遠方的海盜。這一帶海域搶劫、凶殺猶如家常便飯;海盜固然心狠手辣,抓到海盜的人也一樣絕不手軟。逮到海盜後,將他們挖心剖腹、吃進肚子,並非不尋常的事;甚至還傳說會把整個人都吃了,以免他轉世投胎再做海盜。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平面設計》出版印刷小常識

YLC49.jpg

 

1.在歐洲首先引進活字印刷的是誰?

a) 古騰堡 b) 馬丁路德  c) 紐倫堡

 

2 .打字機使用的字體是?

a)  Times b)Courier c) Arial

 

3 .有價證券如鈔票、股票和郵票所採用的印刷方式是?

a).平版印刷  b).凸版印刷  c)凹版印刷 

 

4.誰發現白光是所有色彩的來源?

a) 哥白尼 b) 伽利略 c) 牛頓

 

5.光的三原色是哪三種顏色?

a) 紅綠藍 b)紅黃藍  c)紅綠黃 

 

6.萊卡相機是在哪一年發展出來的?

a) 1894 b) 1914 c) 1929

 

7.一張A3大小的紙可以裁成幾張A6的紙?

a) 2  b) 4  c) 8

 

8 .四色印刷CMYK的K代表?

a) 黑色 b) 藍色  c) 紅色

 

9.最早用活字印刷的聖經,使用的字體是?

a) 哥德體字 b)  羅馬體字  c) 花體字 

 

10.《閱讀平面設計》中文版由誰出版?

a) 遠流出版  b) 上流出版  c) 長流出版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平面設計》文字篇-德國花體字和黑體字

 

德國花體字

2010-11-04_102645.jpg

相較於古典字體在羅馬文化國家是主要字體,在西元十二世紀的中歐和北歐,花體字的發展越來越蓬勃。就像古典字體是從石匠的雕鑿技法演變而來,花體字則要歸功於羽毛筆字的揚動。花體字並不是幾何構造的,而是具有繪畫風格的。

花體字的小寫字母要回溯到卡洛林體和歌德體(gotisch)的小寫字母,這是種快速而緊密相連的字體。它主要的特徵是上下兩端的菱形破折的部分筆觸,源自羽毛書寫的筆觸,而取代古典字體的圓滑形態,因此也被稱為破折體。此外,花體字的大寫字母也呈現圓形的筆觸,尤其醒目的是被稱為象鼻的大寫字母的擺盪。

在德國,花體字維持了幾百年主要字體的地位,而且很快就被當成德文字體。古騰堡的第一個活體鉛字就是花體字。他的四十二行聖經所使用的是紋理體(Textura),為了保持聖經的手寫特色,他發展了許多特殊符號。在納粹第三帝國時,花體字因為它的地區侷限性,不再適合於納粹的超級強國幻夢,被視為不合時宜,因而在1941年被廢除。目前這種字體被視作過時的字體,就像有個用花體字的廠牌名稱「古老的阿斯巴賀」(AsbachUralt)所體現的。它現在主要當作「凸顯體」,也就是在要強調某些特定訊息的時候運用。許多酒類、啤酒和葡萄酒製造商使用花體字,以強調他們的企業傳統,他們的製造經驗,以及他們產品的高品質。在許多不同的大報抬頭上,花體字依然存活至今。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熙回憶錄

N9055.jpg

鰲拜被押解下去了。望著他的背影,我似乎看到了先皇的背影。鰲拜畢竟是先皇的功臣啊!我知道鰲拜不可能篡奪我的皇位,但是他為什麼如此跋扈呢?

思忖良久,我終於明白了,他不希望我走父皇的老路。父皇推行了很多漢化政策,在鰲拜這裡都被廢除了。鰲拜的良苦用心我也很清楚,他不希望大清做第二個金朝。他希望大清能夠保留滿族的優良傳統,別因為學習了漢族文化,而變得更加腐化墮落。為此,他不僅在官職的分配上基本傾向滿洲貴族,而且要用酷刑鎮壓江南的漢族知識分子,讓他們害怕,讓他們屈服。

父皇剛剛駕崩,蘇州府堂設置父皇靈位,所有官員齊聚,哭臨三日。然而,蘇州府下屬的吳縣知縣任維初貪贓枉法,激起民憤,有幾個讀書人衝進文廟,鳴鐘擊鼓,還有上千人湧入拜祭父皇的府堂。地方官認為他們此舉驚擾了先帝之靈,罪大惡極,就抓了十八個書生,擬斬立決。鰲拜等人代表我批准了這個判決。是為「哭廟案」。

蘇州等府因戰亂多年,經濟尚未恢復,富戶尚且貧困,賦稅積欠較多。哭廟案爆發兩個月後,鰲拜等人下令清查,規定凡抗糧不納,均從重治罪。結果有上萬名士紳因此而丟掉功名和官銜。甚至一名進士僅欠稅一釐,也被革除功名。是為「奏銷案」。

吳興朱國楨私撰《明史》,藏於家中,由於家道中衰,子孫就將該書稿出售。浙江富豪莊氏購得此稿,廣聘名士將其增補刊出。由於書中出現諸如貶低「七大恨」、直呼清朝先祖名諱、奉南明為正朔等多處「悖逆」忌諱之處,被人揭發,層層上報,事態越發嚴重。最後四輔臣以我的名義,將莊、朱兩家以及為該書刊印、作序、校訂、編撰者的家庭裡十五歲以上者七十人全部斬決,其中十八人凌遲處死,妻妾及十五歲以下者被流放為奴。大批江南漢族知識分子受到牽連。是為「明史案」。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德剛與口述歷史》文學的唐德剛

文/王渝 

 

YLD13.jpg唐德剛先生是著名的史學家,而我和唐先生的接觸則多是他文學的一面。我們常說「文史不分 家」。曹聚仁先生更說「文學和歷史,在中國是孿生姊妹」,認為學藝出於史學。他舉出自司馬遷〈項羽本紀〉的戲曲「霸王別姬」作為力證。

胡菊人先生也說,唐德剛和太史公一樣是史學家亦是文學家。他說,從寫小說的角度看,唐先生善寫人物,非常生動。他舉〈我的女上司〉為例。周策縱先生稱唐先生的散文「如行雲流水,明珠走盤」。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先生則說他是「當代中國別樹一幟的散文家」,稱讚他古文根底深厚、天性詼諧、氣勢極盛和妙趣橫生。夏先生還說,他的《胡適雜憶》之所以比《李宗仁回憶錄》好,是因為不受口述的約束,得以發揮文學的才華。

唐先生對於文學是始終未曾忘情。當他登上赴美的洋船,在船上就發出了「旅美通訊」,第一篇是〈一條梯子的距離〉。後來他的詩作、散文和短篇小說不斷發表於北美的刊物:林太乙主編的《天風》,留學生創辦的《海外論壇》和華文報紙的副刊。八○年代後期,他甚至完成一部長篇小說《戰爭與愛情》。至於他的〈梅蘭芳傳稿〉和《胡適雜憶》都曾轟動一時,至今仍為讀者津津樂道。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年滄桑:

從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蔡福記」樂器的收藏看「蔡福記」樂器廠的經營變化(1904~2009)

文/李環  

O2072.jpg

 

「蔡福記」樂器廠是香港目前唯一一家從事中、西樂器製造的本土樂器製 造廠,開業至今,共歷三代經營。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收藏共34件「蔡福記」樂器,包括揚琴1件,月琴3件,古琴3件,琵琶5件,胡琴類樂器9件,箏13件,其中部份於2001年購入。經過收藏紀錄整理及實物考察,筆者發現,於2001年向「蔡福記」購入的這批樂器,無論從製作材質、製作工藝,還是從樂器價格、歷史年限考慮,都具極高收藏價值。2001年之前購買的「蔡福記」樂器品種多樣,除了有高普及性的中國民間樂器,如二胡、笛子、古箏、揚琴之外,還有廣東音樂和潮州音樂用的地方特色樂器,如椰胡、高胡、大冇胡、二絃等。在2001年購買的「蔡福記」樂器中,普及性高的民間樂器明顯減少,地方性民間樂器幾乎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一定歷史和收藏價值的樂器如琵琶、古琴。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平面設計》文字篇-古典字體

YLC49.jpg 

古典字體

在西方的字體運用方面,可分為三大字體家族:古典字體Antiqua、德國花體字(F r a k t u r)以及黑體字(Grotesk)。書寫體在商業運用當中並不重要。

在今日,許多機械印刷所使用的古典字體,可回溯到幾百年前字形設計者的設計。這些字形雖然不斷改變,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排字技巧,它的構造特色基本上卻都還保留著。

拉丁古典字體的原始形態是從圖像字體的早期形態——象形文字、古日耳曼字體、希臘碑刻字,還有羅馬的碑銘體而來。它們在西方是最古老的,具有大小寫字母的完整字形。

大寫字母直接從羅馬方塊大寫字母演變而來,而小寫字母則是從卡洛林小寫字體轉變而來,然而它們的本源同樣是羅馬人的字體。

因此經過兩千年來,古典字體就它的基本形式而言並沒有改變。它是結構化(圓體)的字體,以線條、圓形、四角和三角形為基礎。

和其他字體相較之下,具有明顯區別特徵的是所謂的襯線體(Serifen),因此古典字體也被稱為襯線體字。襯線體也是羅馬遺風,乃是因為將字母刻在石頭上的技巧而來。為了讓鑿子的搥打乾淨俐落地界定,直線會用一個T字形的橫斲收尾,襯線體因此也被稱為端線。

古典字體的特徵在於它的字型呈現出襯線,襯線是T字形的尾端線條。傳統的古典字體主要是「古老的」字體,第一眼幾乎看不出它們的差異所在。然而如果更仔細觀察每個單一字母,就會辨識出明顯的區別。

2010-10-14_175521.jpg2010-10-14_175554.jpg  

古典字型是結構化(圓體)的字體:線條、圓形、四角和三角形。

古典字體也稱為襯線體:襯線是小的末端筆劃,或是界定古典字體字母的頂端和底部它源自羅馬石刻文字製作的鑿刻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嘉慶回憶錄

N9055.jpg


先看看父皇給我留下了什麼樣的家底吧。

父皇留下的,是一個疆域廣闊的大帝國,我可以不必開疆拓土,馬上治國;父皇留下的,是一群三緘其口的大臣,他們都知道文字獄的威力,噤若寒蟬,一臉奴才像,我可以不必擔心有大臣會謀反;父皇留下的,是一堆回味悠長的統治術,我可以安心使用而不必自我創造了;父皇留下的,是一臺運轉正常的國家機器,我可以不必發明什麼新鮮制度了。總之,我只需要做一個稱職的守成之君即可。

再看看父皇留下的這個家底的另一面吧。

父皇留下的,是一個風氣霉爛的官僚王朝,皇帝貪婪無度,大臣相互攀比,書吏上下其手,百姓最終倒楣。僅和珅的家產,估值就達數千萬兩白銀;和府所藏的稀世珍寶,有的連皇帝都不曾見過。一些書吏竟然也敢貪汙和挪用數萬兩白銀。父皇留下的,是一個問題叢生的災難王朝,黃河淤積嚴重,連年決口,撥巨款不足以整治,嚴重威脅漕運安全;河道總督手握巨款,中飽私囊,日擲千金,原本清苦的河官反倒成了肥差;各項開支越來越大,賦稅卻不見增加,戶部存銀直線下降,朝廷隨時面臨財政風險;收入銳減,開源節流,百姓負擔加重,旗人生計艱難,怨聲載道;物價上漲,養廉銀標準未變,官員的實際收入減少,只有把黑手伸向百姓;大筆軍費被將官挪用,武器得不到改善,軍備更加廢弛,官軍戰鬥力更加低下。父皇留下的,是一個硝煙四起的風雨王朝,在人口、物價俱漲,人多地少的現實背景下,衣食無著的川楚流民,在白蓮教的鼓動下紛紛起義,中原地區狼煙四起,中國腹地民心騷動,派去彈壓的官軍連戰連敗,被俘的起義軍首領王三槐,在供詞中聲稱起義實為「官逼民反」。帝國要求我挺身而出,不僅要做守成之君,更要做中興皇帝。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德剛與口述歷史》代序 

典範長存:勤學善問、能言善言的唐德剛 

文/于仁秋


201.jpg

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首期學刊尚未編定,我們的導師、本會創始人唐德剛教 授卻已逝世。 原來我們計劃,以首期學刊慶祝唐德剛教授的九十大壽,不幸唐教授在二○○九年十月逝世,於是改為出版紀念他的專集。唐教授是中國近、現代口述史研究的主要開拓者,用我們口述史學會編輯的專集來紀念他,自然最合適不過。非常幸運的是,本會同仁古蒼林先生已將數年前他對唐教授的口述歷史訪問稿整理好,使我們得以將這篇寶貴的文稿為本集重頭文章刊出,以這種獨特而又再親切不過的方式來紀念唐教授。唐教授生前曾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對李宗仁、張學良、胡適、顧維鈞等歷史人物進行口述史訪問,寫出《李宗仁回憶錄》、《胡適口述自傳》等傳世名著,為後輩留下從事口述史研究的典範之作。他老人家晚年又欣然同意對他自己做口述史訪問,誠實而又興趣盎然地回憶他的一生,給後輩留下又一典範。唐教授曾多次強調,口述史應記錄「正史」上看不到的、生動具體的生活細節和個人感受。我們讀古蒼林先生整理的唐教授口述史訪問錄,便處處看得到這種寶貴的、生動的生活細節和獨特的感受;我們讀這篇訪問錄,既看到唐教授的「人」,也在字裡行間體會得出他這位口述史開拓者的「技」,對照回想唐教授生前對我們的言傳身教,不由得倍加懷念他。

唐教授和五四運動的領軍人物胡適之先生有特殊而親密的關係;在胡適之先生的晚年,唐教授獲得特別的機緣,與胡適之先生過從甚密,對他有直接的觀察。胡適之先生逝世許多年後,人們對他又有了興趣,想知道他、了解他;唐教授綜合自己多年的觀察和思考,對年輕一代提出建議,如欲了解、理解胡適思想的發展及其在現代中國的影響,可以不讀那幾十年積累下來幾可稱之為汗牛充棟的「胡適研究」專著、專集,但必須讀胡適的《四十自述》及唐教授整理的《胡適口述自傳》。唐教授說,這是「以經讀經」,最簡捷直湊而又切實可靠的求學途徑。我覺得,唐教授建議提倡的「以經讀經」法,正好可以用在他自己身上。唐教授現在已經作古,紀念他的文章不斷湧出,可是要想對唐教授的學術成就、真知灼見、獨特的文字風格有所認識和體會,還是要「以經讀經」,讀他的《胡適口述自傳》、《李宗仁回憶錄》、《胡適雜憶》、《晚清七十年》,以及他的其他文字和口述回憶錄。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寄情於琴: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收藏之李銳祖所贈揚琴及其文化意涵

文/郭欣欣

 

142.jpg在現有學術研究中,中國的揚琴被普遍認為是由歐洲傳入的一件「洋」樂器,約在17世紀由波斯  (伊朗) 傳到中國。經中國的東南沿海進入廣東後,它受到當地音樂家的關注並將其本土化,被賦予了一些新的特點。其中最顯著的特色即是其狀似蝴蝶的形制,因此廣東一帶的揚琴又被稱為「蝴蝶琴」,後來還成為了廣東音樂中不可或缺的一件樂器。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收藏有六部蝴蝶琴,其中一部為香港知名古腔粵曲演唱家李銳祖所捐贈 (見本書140-141頁)。據李氏記載,此琴乃廣東音樂名家丘鶴儔生前擁有。在琴的底板上,有書法篆刻家羅叔重和林近的銘文,並有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與馮維祺的題記;在琴身的側板上,李銳祖還親自撰文記述了這部揚琴的由來。歷經七十載,這部揚琴流傳於多位著名音樂家之間,自然成為了他們聯繫的紐帶。琴身上的銘文和題記都暗示著許多的故事,非常值得挖掘、研究。本文首先討論揚琴傳入中國廣東地區後如何被當時的音樂家運用到廣東音樂之中,繼而集中討論這部由李銳祖所贈的揚琴,以口述歷史及樂器學的方法,追溯它的由來歷史。雖然李氏已年逾九十高齡,對於許多往事的細節已很難詳細回憶和表述,但此琴身上的銘文卻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筆者試圖運用「傳記性的物件」(the biographical object) (Hoskins 1998: 7)這一概念,說明此琴如何反映出幾位音樂家之間的關係及各自對音樂的看法。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暴秦的對立面:一剛一柔

 N9052.jpg

 

秦國採用軍國主義的辦法吞併六國,與歷史上商湯伐桀、武王伐紂完全不同,所以,人們稱之為「暴秦」、虎狼之國。歷史和傳說之中,人們塑造了兩個典型人物站在秦始皇的對面。他們是:荊軻、孟姜女。

荊軻是一位勇士。其實,他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千古以來,有很多爭議,李白就歎息他「劍術疏」,但他的勇士形象是無可爭議的,司馬遷在寫他的傳記時,更重要的是讚揚他的俠義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英雄主義。他作為一個劍客,本來與秦國是沒有什麼仇恨的。是燕太子丹受盡秦國侮辱、又面臨亡國的時刻,遍尋刺客以報仇,他稀裡糊塗被人推薦去當刺客的。

燕國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時,受盡凌辱,而國家的地盤也被秦國侵占很多。太子丹回國後,沒能像句踐一樣臥薪嘗膽、發憤圖強,而是結交了俠客荊軻,讓他去刺殺秦王,以雪己恨。太子丹將一個來燕國避難的秦王仇家殺了,把他的人頭和燕國的地圖給荊軻帶上,以進獻秦王作「幌子」,荊軻得以見秦王,而那圖裡,實際上卷藏著一把匕首。「圖窮匕首現」,荊軻奮起刺秦,結果給秦王掙脫。秦王顯然武功高強,荊軻先是被他斬斷了雙腿,繼而被秦王手下衛兵剁為肉醬。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9054.jpg 福康安回憶錄

 

需要向世人透露的是,我並不是皇上的私生子,而確確實實是傅恆的第三子,雖然「私生子」的傳聞流傳很廣,困擾我的一生。我的母親跟皇上毫無瓜葛。儘管皇上曾為故去的父親賦詩一首,其中有云「汝子吾兒定教培」,但威嚴的皇帝畢竟不能代替慈祥的父親,就像祖上的餘蔭不能取代自己努力掙來的功名一樣。在我的成長歷程裡,父親的教育從來都是潛移默化的,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著我,他用自己的人生歷程給我指出了一條光明的為官之路。當我高傲地接待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使團,從容地對付廓爾喀侵略軍時,我最應該感激的,就是父親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這個家族給我帶來的榮譽。

跟父親一樣,我從宮廷侍衛做起,由於謹慎辦差而受到皇上的好評,官職逐步高升。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的第二次金川戰爭,更成為我官場生涯的轉捩點。我隨定邊將軍溫福出征,溫福陣亡,我卻屢立戰功,回京後榮膺內大臣,並獲「嘉勇巴圖魯」稱號。此後,我堅信自己有能力贏得屬於自己的一切,不靠皇恩浩蕩,只憑自己的戰功。

遠征廓爾喀的勝利,並沒有給我帶來夢寐以求的王爵。我得到的,不過是個「一等輕車都尉世職」的虛銜,以及賞給家裡奴才們的六品頂戴。對於這樣的結果,我很遺憾,但沒有抱怨。可我一直在納悶,皇上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呢?難道靠戰功吃飯也不對嗎?

我思忖了很久,終於明白了:皇上並非吝賜王爵,而是要保護我的名節,同時也保護他自己的名節。我為皇上的「十全武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實現了他當一個「十全老人」的夢想。我所締造的戰功,他是不會忘記的。如果我不是孝賢皇后的姪子,不是傅恆的兒子,不可能得到皇上視同己出般的關懷,也不可能有展示軍事才能的機會,更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年間就建立起邊疆戰爭的蓋世奇功。我不僅不能怨恨皇上,還要感謝他的栽培。然而,一旦封王,我便創造了一個紀錄,那就是打破了平定三藩之後,非愛新覺羅家族和蒙古王公不封王爵的慣例。人怕出名豬怕壯,屆時,我在朝中可能被人妒忌,陷於孤立,皇上也會在是否袒護我的問題上陷入兩難境地。

……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