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報上有一則讓老饕傷心的新聞,由於氣候暖化,海水溫度上升,烏魚已經不再往南洄游,以往冬天到了大蒜收成時,多達數百艘漁船在海上追趕魚群的畫面不復見,高雄縣興達港區漁會如今只剩「聯春滿」一艘漁船捕烏,即使已進入烏魚汛期,到昨天都還沒出海。


我對烏魚子的興趣並不大,但上次吃烏魚子的經驗讓我特別注意到今天的這則新聞。幾個月前到台南,朋友帶我到水晶宮市場外一處不起眼的店面,喊了一聲,老闆出來,拿了烏魚子就在路旁開火烤起來,又轉身進市場,拿根大蒜稍加沖洗,很豪邁地切了幾刀,我們當街就捧著一盒烏魚子吃將起來。

 

 

想到烏魚的捕獲量在二十年間從一百二十萬尾到去年的五萬尾,氣候暖化再加上大陸漁民在北方海域攔截烏魚,傾銷台灣,使得台灣已無烏魚捕獲業,只剩烏魚子加工業。


如果每樣農產品都這麼玩,又碰上台灣無法處理忽而暴雨、忽而久旱的極端氣候,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還會持續降低。屆時台灣的出口貿易的經濟命脈握在大陸手裡,能否吃飽也要靠大陸,那麼台灣就成了一隻甕中鱉,宰割由人了。


        氣候當然是影響國力消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卜正民在《維梅爾的帽子》裡頭,就是在一五五○至一七○○這一百五十年間全球氣溫下降的大脈絡底下來談全球貿易。

 


曾有專研氣象史的學者甚至主張,荷蘭人在十七世紀上半葉富裕繁榮,與這次全球性的氣溫下降有關。氣溫下降,意味著北極海冰更往南移,導致挪威沿岸海域傳統的鯡漁場,大面積封凍。鯡漁場往南移向波羅的海,從而使該漁場落入荷蘭漁民之手。維梅爾在〈台夫特一景〉中畫了鯡魚捕撈加工船,便是那段歷史的表徵。這種漁船能在海上用鹽加工處理鯡魚的船,使漁船能在海上待更久,一次出海捕撈更多漁獲,也提高了魚獲所得,荷蘭人更有資本投注在其他風險事業上,特別是造船和海上貿易,當然也包括了海外殖民。或許,荷蘭之所有資源統治台灣,也是跟這波全球氣溫下降有關。

 


不過這次氣溫下降既然是全球性的,其影響層面當然不只限於捕魚而已──就跟當前的氣候暖化一樣。歐洲氣候變冷,雪線南移,讓荷蘭畫家老彼得.布魯格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在一五六五年一月繪製出他的第一幅冬景畫,描繪雪地上的獵人和在冰上玩耍的人。接下來幾年,他又畫了幾幅冬景,開啟了冬景繪畫風潮。

 


在中國,一六五四至一六七六年的嚴霜,凍死數百年結果不斷的橙和橘。卜正民指出,春天氣溫只消下降攝氏半度,栽種作物就要延後十天,秋天氣溫若有類似的下降幅度,採收日又要提早十天。除了影響農作之外,寒冷氣候會導致瘟疫流行:

     一五七○年代到一六六○年代那一百年間,瘟疫肆虐全球各地的人口稠密社會。一五九七至一六六四年間,瘟疫襲擊阿姆斯特丹至少十次,最後一次奪走兩萬四千多條性命。南歐受害更烈。一五七六至一五七七年那場瘟疫,威尼斯死了五萬人(人口的兩成八)。一六三○至一六三一年的另一場大瘟疫,又奪走四萬六千人(由於人口已減少,致死率相對變高,達三成三)。在中國,一六三○年代一波酷寒之後,一六四二年爆發毒性特強的疫病,疫病以驚人速度沿大運河傳播,一個個村鎮往往十室九空,使明朝國力大衰,無力鎮壓農民叛亂,從而在一六四四年讓亂民攻陷北京,然後無力抵抗清兵入侵,導致明朝滅亡,開啟統治中國兩百多年的清朝。

 

     卜正民筆下的十七世紀,跟今天的情境似乎也相去不遠,替換掉一些地名、年代,劇本是一樣的,鯡魚和烏魚子的美味,應該也沒什麼改變。(吳家恆)

 

 

 

暖化惹禍   大海中「烏金」消失


【聯合報╱記者林保光謝龍田/連線報導】

高雄縣興達港區漁會捕烏最風光時,有多達二百七十艘捕烏船隊,如今只剩「聯春滿」漁船捕烏;今年已進烏魚汛期,到昨天「聯春滿」還沒出海。

高雄縣下茄萣地區漁民施飛騰,是當地最大烏魚子業者,他說,十多年前和父親抓烏魚,每艘船像在「跑相追」(賽跑),不等在茄萣抓魚,而是一路往北趕到金山、基隆去抓,有時一趟可以抓到七萬多尾。漁業署副署長陳添壽說,每年冬天蒜仔收成時就是烏魚季,高雄縣茄萣、宜蘭南方澳的捕烏巾著網漁船近百組,有的巾著網一網捕獲上萬隻烏魚,日進斗金。

「民國七十八年,烏魚年漁獲量還有一百廿二萬尾,之後逐年遞減,去年只剩五萬尾。」陳添壽說,漁業署在烏魚汛期出動巡護船維持秩序的烏魚小組,已無用武之地,兩、三年前解散了。

2009/12/14 聯合報】

 

海面升溫0.71   烏魚不復返


【聯合報╱記者阮南輝/基隆報導】2009.12.14 04:08 a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306852.shtml

暖化已衝擊到台灣的漁業。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去年西南海域的表面水溫,比廿七年前上升攝氏零點七一度,表面水溫升高,使烏魚不再往南洄游;傳統的烏魚魚場已不復當年。

李國添研究團隊最近發表的「氣候變遷對台灣沿近海漁業之衝擊與調適」的報告中,認為烏魚、黑鯧、鎖管的產量大減,都是氣候暖化惹的禍。

報告提到,台灣西南部海域是傳統烏魚漁場,冬至前後烏魚跟著大陸沿岸的冷水流,洄游到台灣西南部的「雲彰隆起」海棚產卵,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五年的烏魚產量,平均每年達一百廿五萬尾,隨著海水表面溫度升高、溫度較高的黑潮支流增強等原因,一九九○年代以後,烏魚平均年產量不到五十萬尾。

此外,隨著三峽大壩完工啟用,長江被截流後水流變小,長江口烏魚食源、棲息地受到影響,烏魚量跟著減少。

另因台灣海峽由南往北流的黑潮支流增強,大陸沿岸寒冷海流減弱,烏魚不易越過雲彰隆起南下產卵。近年來,基隆、宜蘭一帶海域也可捕撈到烏魚,是否是新的洄游路線及產卵場,仍待調查。

李國添指出,海洋變動速度超乎人類預期,未來要如何確保海洋生物資源與人類生存永久持續,是重要研究課題。

 

 

大陸烏魚壓境   養殖業叫苦 

【聯合報╱記者黃煌權/嘉義縣報導】2009.12.14 06:20 am

 

八八水災沖走台灣百分之卅養殖烏,業者以為量少價格會漲,未料大陸烏魚大舉入侵,養殖烏價格不漲反跌,業者叫苦。


在嘉義縣布袋鎮收購烏魚子的蔡姓業者指出,上月底,溼的養殖烏魚子一台斤(每塊約八兩重)收購價六百卅元,這個月初跌到只剩六百元左右。


他說,八八水災沖毀南部養殖魚塭,養殖烏產量少三成,原以為烏魚子價格會上揚;但進口烏魚子九月陸續上市,加上大陸漁民捕獲大量野生烏魚,全部銷到台灣,市場競爭下,造成養殖烏價格下滑。

在嘉義縣東石鄉捕了卅五年魚的陳福助回憶,廿年前烏魚汛期,東石漁民每人每天可捕到二百至三百尾烏魚,有人甚至可捕到上千公斤烏魚,一天收入就有十多萬元。


他說,以前冬至前十天漁民就開始準備捕烏,近年烏魚數量減少,現在到東石漁港已很難看到這幅景象,「烏魚已在我的印象中消失了!」他說,這都是因為大陸漁民在東海、長江口先一步「攔烏」,台灣漁民無烏可撈。


今年烏魚加工業者只有寄望復甦的景氣帶來買氣,這幾天忙著加工、曬製烏魚子,希望農曆年前搶得好商機。

2009/12/14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