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聖人志賀哲太郎

文/呂理州(作家)

志賀哲太郎.jpg  

台中縣大甲鎮郊外有一座高236公尺的鐵砧山,鐵砧山南側山腹有一個日本人教師志賀哲太郎(1866-1924)的墓與紀念碑,大甲鎮當地人都稱他為「大甲聖人」。

志賀哲太郎於1896年,30歲時赴台灣,三年後,成為大甲鎮公學校(專門教台灣人學童的小學)的代用教師。當時的大甲公學校使用祭祀孔子和朱子的文昌廟做教室。

志賀哲太郎外貌嚴肅,學生第一次看到他,都心懷畏懼,可是相處久了,就知道他是一位心地慈善像慈父一樣的好人,例如,他會買文具送給貧窮家庭的學生,學生生病了,他會帶繪本和糖果去探病,學生若繳不起學費,他會補助。不過,在教室他卻很嚴格,學生若偷懶,他會敲學生的頭。

由於當時的台灣,居民還普遍貧困,對孩子的教育不太熱心,志賀哲太郎在星期天腰繫便當,前往遠地的村落拜訪就學年齡孩童的家庭,拜託家長讓孩子上學。他的誠意有了效果,大甲公學校的出席率與升學率是台中縣第一名,而且他的學生很多後來都成為各界重要人物。

志賀哲太郎以重視禮節聞名大甲,他在路上碰到人,一定鞠躬行禮,讓沒有這個習慣的台灣人手足失措,大家都說:「志賀仔有禮儀。」志賀哲太郎也重視時間觀念,學生如果遲到,他會處罰,他自己在任職期間從沒有遲到早退或請假。志賀哲太郎告訴學生要「慈悲、節儉、不出風頭」。

當時大甲人沒人知道他的過去,直到有一天,一位居民看到日本寄來的報紙,上面有「志賀哲太郎」的字樣,溫厚的老師居然是政治家,學生們派了三位代表去問志賀哲太郎此事,志賀哲太郎點頭說:「沒錯。」

志賀哲太郎生於1866年九州熊本縣,幼年時就讀四書五經和陽明學,22歲時進入東京法律學院,之後,回鄉投入政壇,加入熊本國權黨,並擔任「九州日日新聞」記者,但是後來發現政界的醜陋,便脫黨,離開政治,轉入教育。

志賀哲太郎到大甲之後,之所以隱藏自己的過去的經歷,是因為怕被升任為正式教員,調離心愛的大甲之故。這種不求升任而寧願一直擔任代用教員的姿態,讓大甲居民非常感動。

1924年,志賀哲太郎去世,享年59歲。在大甲公學校運動場舉行的葬儀非常盛大,參加者的隊伍超過1公里,棺木通過的兩側住家門前桌上都擺著各種供品,家家戶戶都在哀悼這位日本人教師的去世。

志賀哲太郎的墓誌銘寫著他是「過勞病死」,可是實際上他是投水自殺死亡。因為死的時候,他身上的衣帶綁著15公斤左右的大石。為什麼他會自殺?因為志賀哲太郎常常為大甲居民受到日本人官員欺負而奔走,日本人官員知道他在日本和總督府都有朋友,也拿他沒辦法,但是卻視他為眼中釘。學校也不喜歡他常常「惹麻煩」,勸他調職。

後來台灣人民主運動愈來愈昌盛,大甲也受到影響,志賀哲太郎想幫助台灣人爭取民主,可是他又是總督府底下所聘的代用教員,領總督府的薪水,在道義上,不能違抗上級。他夾在台灣民眾與日本總督府之間,無法兩全,最後只好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1958年,在日本大使館的要求下,中華民國政府將全台灣日本人的墳墓集中在一地(新北投),志賀哲太郎的墓也要被撤除,這時候志賀哲太郎往昔的學生們出面強烈反對。1966年,他們在志賀哲太郎的墓前舉行「志賀老師誕辰百年祭」,並且在墓旁建立高4公尺的紀念碑,上面由當時的行政院長孫科(孫中山之子)題字「志賀先生之碑」。後來由於山土崩塌,志賀哲太郎的墳墓被掩蓋,他的一位學生就把自己的墓蓋在志賀哲太郎墓的後上方,做為防沙堤。

從大甲搭巴士到鐵砧山約需20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