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滄桑:

從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蔡福記」樂器的收藏看「蔡福記」樂器廠的經營變化(1904~2009)

文/李環  

O2072.jpg

 

「蔡福記」樂器廠是香港目前唯一一家從事中、西樂器製造的本土樂器製 造廠,開業至今,共歷三代經營。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收藏共34件「蔡福記」樂器,包括揚琴1件,月琴3件,古琴3件,琵琶5件,胡琴類樂器9件,箏13件,其中部份於2001年購入。經過收藏紀錄整理及實物考察,筆者發現,於2001年向「蔡福記」購入的這批樂器,無論從製作材質、製作工藝,還是從樂器價格、歷史年限考慮,都具極高收藏價值。2001年之前購買的「蔡福記」樂器品種多樣,除了有高普及性的中國民間樂器,如二胡、笛子、古箏、揚琴之外,還有廣東音樂和潮州音樂用的地方特色樂器,如椰胡、高胡、大冇胡、二絃等。在2001年購買的「蔡福記」樂器中,普及性高的民間樂器明顯減少,地方性民間樂器幾乎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一定歷史和收藏價值的樂器如琵琶、古琴。

  本文以香港中文大學「蔡福記」樂器的收藏情況為切入點,通過比較2001年前後香港中文大學購買的「蔡福記」樂器的樂器種類、製作材料、價格等方面,結合2009年3-8月筆者在香港「蔡福記」樂器廠進行的實地考察,對「蔡福記」經營主線的變遷進行分析。作為香港唯一的本土樂器廠,第一代經營人蔡春福以生產地方特色樂器為主,到第二代經營人從事樂器出口,生產中、西樂器,再到當前第三代「蔡福記」樂器廠只生產古琴,對外授徒傳授古琴的斲琴技巧。而此樂器的經營主線實際上折射出香港政治經濟環境變遷對本土樂器廠發展的影響。本文進一步得出結論:當前「蔡福記」樂器廠只經營古琴製作和傳授斲琴技巧,這一經營方式實際上與以「德愔琴社」為首的香港古琴界對中國傳統古琴文化的推崇有緊密的關係。

「蔡福記」樂器廠簡介

  蔡春福 (1877-1954) 是「蔡福記」樂器廠的創建人。1904年,他在廣東汕頭建立樂器店,鋪號「蔡福記」,主要經營潮州地方民族樂器,如笛、梅花秦琴、木二絃、三絃、鑼、鼓等。事實上,蔡春福本人對潮州音樂十分在行,他在1945年刊印出售了潮州樂譜,如《絃詩》、《吹詩》、《箏詩》等,成為潮州音樂曲譜最早刊印發行人之一2 。除此之外,他還參與了樂器的改革。據《潮劇志》記載:

  蔡春福有六個兒子,長子蔡文於1930年到香港的石板街開業,由其父在大陸提供材料,從事樂器出口生意。日本統治香港時期 (1941-1945),蔡文逃回汕頭避難。1945年日本投降後, 蔡文在香港元朗洪水橋重新經營「蔡福記」。據蔡文的兒子蔡昌壽回憶:在此期間,「蔡福記」除了經營民俗樂器,還製作當時流行的西洋樂器,如小提琴和鼓鈴。這些西洋樂器主要銷售到臺灣、美國的三藩市(San Francisco)、紐約 (New York) 等地。

  蔡昌壽 (圖一),又名蔡易文,是「蔡福記」樂器廠的第三代傳人,於20世紀70年代正式接管「蔡福記」。據蔡昌壽介紹:在他經營期間,60-70年代初期是「蔡福記」的全盛時期。當時的樂器製作廠一度僱用了70多個工人,一個月生產1000多把吉他,其中大部份出口到英國、美國、歐洲國家、澳洲等地。但是從70年代末期開始,「蔡福記」樂器廠的經營逐漸走下坡。90年代之後,「蔡福記」只銷售古琴以及對外授徒傳授斲琴技術,不再生產其他樂器。

  據蔡昌壽介紹,「蔡福記」在香港經營的全盛時期在60-70年代,當時中國大陸正處於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與外界的交流受政治因素影響而被人為切斷,大陸廠家製作的中國民族樂器並不能自由銷售出境 (如臺灣、南洋一帶),外商也不能直接從中國大陸購買樂器。沒有大陸樂器廠商的競爭,香港的「蔡福記」樂器銷售非常好,當時除了經銷中國民族樂器,還經營西方樂器,特別是吉他的生產。當時吉他的生產佔據整個樂器生產的很大一部份,除了供應香港市場,也銷往臺灣、新加坡、歐美等地。

  吉他的生產與當時歐美的流行音樂有關。20世紀50-60年代,以狂人樂隊 (The Beatles) 為代表的歐美流行音樂迅速在全球流行,掀起了對吉他的需求。據蔡先生介紹,在「蔡福記」吉他製作的高峰時期,該廠的樂器師傅 (工人)達到70多個,每月造1000多把吉他,主要出口用,遠銷至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幾內亞、新加坡、泰國等。對於當時吉他的銷售,蔡夫人感慨地說:「以前 (80年代之前) 中國民族樂器在香港並不流行,特別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 (1966-1976),因為香港當時很少有老師教中樂,買中樂的人少,買古琴的人就更少了。吉他從60年代起就很流行,因為歐美很喜歡吉他。香港貿易發展局也為我們進行了宣傳,很多廠商找我們做吉他。我們當時做了很多吉他,那時是最興旺的時候。」

  從80年代起,香港的經濟發展,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但是香港經濟的蓬勃發展並沒有給「蔡福記」樂器廠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蔡福記」反而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優勢。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其樂器生產與外界樂器需求的聯繫逐漸建立,而相較於香港「蔡福記」樂器廠,中國大陸的樂器生產廠家有成本、價格上的優勢。由於原材料和工人工資均低於香港,大陸的樂器生產成本就低於香港的生產成本;在技術上,相對於大陸的民樂廠商,在同等的市場價格下,「蔡福記」並沒有技術上的優勢,因此,「蔡福記」便逐漸失去了了原有的市場配額。80年代之前,臺灣曾是香港「蔡福記」的主要銷售市場。基於政治原因,臺灣不能直接從中國大陸購買民族樂器,大陸廠商也不能把樂器銷售到臺灣,所以,80年代之前,香港「蔡福記」樂器廠銷售了許多民族樂器到臺灣,特別

是潮州音樂的樂器。80年代後,隨著中國大陸和臺灣在政治關係上的改善,兩岸在經濟上又加強合作,相較於香港「蔡福記」,同一檔位的樂器在中國大陸購買便宜很多,臺灣的需求者因而更傾向於直接從中國大陸購買中國民族樂器。

  大陸經濟的開放帶來文化的交流,當前許多在香港演奏和教學的民樂演奏者大多來自大陸,這些對當前香港的中國民樂市場也帶來一定影響。這些民樂演奏者不僅帶來了大陸民樂的演奏風格,還帶來了與大陸民樂廠商的聯繫。據瞭解,當前大部份在香港教授中國音樂的老師來自中國大陸,而學生所使用的樂器基本上是從老師那兒購買。由於老師與中國大陸的聯繫,香港相當一部份的民族樂器使用者正在使用大陸生產的民樂樂器,而非香港本土製作的民族樂器。以香港80年代出生的學習中樂的學生為例,筆者曾經對五位80年代出生、曾經有過中國民樂學習經歷、現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學習的香港學生進行訪問,發現他 (她) 們的民樂老師都來自於中國大陸,或者是有在中國大陸進修民樂的經歷。這些學生所使用的中國民族樂器都是直接從教他們樂器演奏的老師那裏購買,他(她) 們從來沒有買過「蔡福記」的民族樂器,有的學生甚至從未聽說過「蔡福記」這個本土的樂器品牌。這也印證了蔡夫人說過的一句話:「『蔡福記』從80年代開始走下坡。」

  當然除了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衝擊,還有其他的原因導致了「蔡福記」在當代的衰落,例如,在採訪中,蔡先生提到1991年患病導致身體一直虛弱,所以決定不再做樂器。(本文摘自追憶淡忘中的音樂往昔: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中國樂器收藏圖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