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回憶錄

N9055.jpg


先看看父皇給我留下了什麼樣的家底吧。

父皇留下的,是一個疆域廣闊的大帝國,我可以不必開疆拓土,馬上治國;父皇留下的,是一群三緘其口的大臣,他們都知道文字獄的威力,噤若寒蟬,一臉奴才像,我可以不必擔心有大臣會謀反;父皇留下的,是一堆回味悠長的統治術,我可以安心使用而不必自我創造了;父皇留下的,是一臺運轉正常的國家機器,我可以不必發明什麼新鮮制度了。總之,我只需要做一個稱職的守成之君即可。

再看看父皇留下的這個家底的另一面吧。

父皇留下的,是一個風氣霉爛的官僚王朝,皇帝貪婪無度,大臣相互攀比,書吏上下其手,百姓最終倒楣。僅和珅的家產,估值就達數千萬兩白銀;和府所藏的稀世珍寶,有的連皇帝都不曾見過。一些書吏竟然也敢貪汙和挪用數萬兩白銀。父皇留下的,是一個問題叢生的災難王朝,黃河淤積嚴重,連年決口,撥巨款不足以整治,嚴重威脅漕運安全;河道總督手握巨款,中飽私囊,日擲千金,原本清苦的河官反倒成了肥差;各項開支越來越大,賦稅卻不見增加,戶部存銀直線下降,朝廷隨時面臨財政風險;收入銳減,開源節流,百姓負擔加重,旗人生計艱難,怨聲載道;物價上漲,養廉銀標準未變,官員的實際收入減少,只有把黑手伸向百姓;大筆軍費被將官挪用,武器得不到改善,軍備更加廢弛,官軍戰鬥力更加低下。父皇留下的,是一個硝煙四起的風雨王朝,在人口、物價俱漲,人多地少的現實背景下,衣食無著的川楚流民,在白蓮教的鼓動下紛紛起義,中原地區狼煙四起,中國腹地民心騷動,派去彈壓的官軍連戰連敗,被俘的起義軍首領王三槐,在供詞中聲稱起義實為「官逼民反」。帝國要求我挺身而出,不僅要做守成之君,更要做中興皇帝。

我依舊每天召見親重大臣,每天批閱大量的奏摺,很用功,很辛苦。幾乎每次上朝,我都要指責前方將領貪生怕死,上下官員狼狽為奸,河官無能,戶部無能,旗人無能。曾經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年都有督撫高官烏紗落地,腦袋搬家。但是,我更換了很多將領,前方的仗依舊難打;我懲辦了很多貪官,貪汙之風卻愈演愈烈;我繼續撥款築壩,而河患依舊未能根治;我想盡辦法開源節流,賦稅依然越收越少,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到了不斷膨脹的人口,這確實是個麻煩事。在我看來,「升平日久,戶口日滋,物價騰湧,勢所必然。……然天地所生之物止有此數,昔以十人食之,今以百千人食之,米安得不貴?米既貴,諸物安得不貴?游手好閒僧道之流,且藉此以糊口。設盡驅之力田,言之易而行之難,安得許多田予之乎?……為今之計,補偏救弊之不暇,實無一勞永逸之法也。」連我都拿不出好辦法來解決越發嚴峻的社會問題,那該怎麼辦呢?

嘉慶四年親政之後,我下詔求言的姿態吸引了不少大臣的犯顏直諫。翰林院編修洪亮吉就回應「詔求直言」的鼓勵,上疏朝廷,言辭懇切,鞭辟入裡地分析了乾隆末年的弊政。他認為嘉慶初年,「風俗則日趨卑下,賞罰則仍不嚴明,言路則似通而未通,吏治則欲肅而未肅」。他建議朝廷在施政時,既嚴刑峻法以懲貪官,又寬仁為政以移風俗,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平心而論,這是一番懷有憂國憂民情懷的肺腑之言。然而,他觸及了我的神經,超出了我容忍的限度。在我看來,他甚至是在醜化父皇生前的業績。曾經擺出虛懷若谷姿態的我,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直言。我憤怒地指責洪亮吉的奏疏「語涉不經,全無倫次」,洪亮吉本人則是「以小臣妄測高深,意存軒輊,狂謬已極」。洪亮吉最終被革職拿問,從寬免死,發往伊犁,交與將軍保寧嚴行管束。

這是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事後,我總覺得洪亮吉不過是「愚腐之人」,知道他沒有別的居心,但他的奏疏確實言辭激烈,不得不施以薄懲。當洪亮吉被押往伊犁之後,我有所悔悟,覺得他的上疏「實無違礙之句,仍有愛君之誠」。洪亮吉被釋放回籍。看似我糾正了自己的錯誤,但洪亮吉事件的影響一定很惡劣。會有更多的人認為我跟先帝一樣剛愎自用,諱疾忌醫。與這樣的皇帝共事,誰還敢上疏言事,誰還敢去說真話!

親政之初我廣開言路的詔令,到此完全失敗,淪為我標榜聖明的手段而已。

前線的每一次失利,都讓我心情不快;貪官的每一次落馬,都讓我傷心不已。然而,嘉慶七年(一八○二年),在御製〈罵廷臣詩〉裡,我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卸到臣子的身上:「滿朝文武著錦袍,閭閻與朕無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數碗肥羹萬姓膏。人淚落時天淚落,笑聲高處哭聲高;牛羊付與豺狼牧,負盡皇恩為爾曹。」這樣一來,我把惡氣出了,臣子們除了俯首帖耳,高呼罪臣該死之外,恐怕什麼也不敢說了。喜歡高談闊論的大臣,逐漸變得沉默寡言;還算多產作家的大臣,成了不與筆墨打交道的官場混混。漸漸地,我發現大臣們見了我,除了報告日常政務之外,就是磕頭。也許他們怕丟掉頂戴,只能明哲保身,順著我的意思辦差,當我的好奴才。

於是,這艘帝國戰艦在稍有一點振興氣象之後,就回到了萬馬齊喑的狀態。我不再有為,而變得碌碌無為;我不再追求中興,而是得過且過。大臣們自然也就亦步亦趨,不敢有所作為,不敢奮發圖強。君臣上下,繼續渾渾噩噩,不到萬不得已,決不振作精神。(本文摘自《清朝皇帝回憶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i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